在村裡是沒有秘密可言的。
等趙順才帶著人尋舊屋子時,向棗兒要辦村塾的事便傳開了。
頓時,眾人激動不已,誰家裡還沒幾個小娃子。
讀書,可是天大的好事。
要是讀了書,往後說不定不用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了。
最不濟,也能像胡家那樣,去縣城尋一份體麵的活計,養家糊口。
村西一處舊院子裡,一群人正忙的熱火朝天。
有人問道:“村正,村塾每年束修要多少?收幾歲的孩子?”
“束修?先不要束修。不過要招幾歲的孩子我還真不知道,回頭尋棗兒問問。”
之前他就和棗兒商量過束修的問題,考慮到村裡的情況,決定先不收束修。
一聽不要束修,眾人瞬間興奮起來。
“啊,不要束修?”
“真不要束修啊?”
“那我家那傻小子是不是也能來?”
“還有我家兩個。”
“我家三個。”
這下好了,村塾還沒收拾好,都開始報名了。
趙順才忙阻止,“行了,屋子都沒修繕好,你們說早了。”說完,催促眾人,“趕緊乾活,這以後便是荷花村的村塾,得修結實些。往後可是你們的孩子要在這裡讀書。”
“哎,知道了,定修的結結實實。”
眾人應聲,想到往後自家孩子能讀書,瞬間乾勁十足。
不過,乾活也耽誤不了他們聊天。
“往後荷花村便是這十裡八鄉唯一有村塾的村子了。”
“可不是嘛,往常都是咱們羨慕彆村,這次該輪到他們羨慕咱們了。”
“咱村裡說不定能再出個秀才呢。”
“要真出了秀才,這都是棗兒的功勞。”
“棗兒這丫頭,沒得說,處處為著荷花村著想。”
趙順才將這些話都聽在耳裡,頓時覺得支持辦村塾算是對了。
看給大夥激動的,他心裡跟著高興,心想:等村塾開學後,一定要請鄰村的村正來看看。
而此刻,被他們議論的向棗兒正趕著牛車拉著春蘭嬸和三小隻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