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本想暗通張鬆,為其出口惡氣,卻沒想到反遭羞辱。是啊,你三千成年人,連一千少年兵都打不過,還有什麼臉麵在這裡聒噪?再加上任秀的那點鬼心思誰不明白?你想獨占鹽井利益,其他世家大族也不能同意,現在鹽井歸了州府,誰也彆惦記,你任秀也不例外!
所以,張任的一句話後,再沒有人提及劉緯有罪之事!劉璋最後的處置是各打五十大板,罰劉緯和任秀一年俸祿,通報批評,草草了事。
可是,在這場暗流湧動的角逐中,最後的贏家卻是劉緯!他不僅保住了鹽井,還獲得了州府的承認,今後的開采和經營,隻需要繳納鹽稅就是合理合法,再不是倒賣私鹽!
一場利益爭奪的鬨劇結束了,益州經曆了近一年的動亂才稍得喘息,與此同時袁曹官渡之戰也有了結果!曹操采納許攸的建議,偷襲烏巢,焚毀袁軍大量糧草,加上張合高覽投降,造成袁軍大亂崩潰,袁紹敗逃,曹操以兩萬兵力,擊敗了袁紹十餘萬大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個消息傳到益州時,已經是建安六年初,可是卻並未掀起什麼波瀾,幾乎無人關注。因為此時的益州,麵臨著一個巨大的威脅,那就是漢中張魯再度來犯!
張魯,字公祺,傳說與張翼一樣,都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後。當然,古人特彆願意認有名的人為祖宗,表示自己出身高貴,所以這隻是個傳說,真實性無法印證。
張魯除了是盤踞漢中的割據勢力首領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五鬥米道第三代天師!他的祖父張陵所創建的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經父親張衡和張魯三代傳播,已經非常有影響力。因為教徒入道,隻需要繳納五鬥米的規矩,所以被稱為五鬥米道。
當然,在曆史的評價上,這個五鬥米道究竟是中國正統道教的分支,還是民間邪教,尚有爭辯,沒有定論,這裡也不更多去品評,但可以肯定的是,張魯的割據勢力,實際上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這在東漢末年各個軍閥割據勢力中,算是獨一無二的。
張魯原本是劉焉的屬下,官拜督義司馬,曾受命領軍攻打當時的漢中太守蘇固,殺之取代了漢中太守之職,並受劉焉之命,截斷斜穀,殺害朝廷使者。
後來,劉焉去世了,劉璋繼承了州牧之位,張魯不服,屢次抗命不尊,劉璋在趙韙等人的慫恿下,殺害了張魯的母親盧氏及其幼弟張徵,張魯從此於漢中割據自立,兩家也由是結下了不釋冤仇。
漢中本屬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裡,也是當年漢高祖劉邦受封和發跡之地,漢朝國號這個“漢”字,就是因此而來!可見漢中此地在曆史當中的重要性了!
漢中北臨秦嶺,與關中相隔,南接大巴山,與蜀中相望,東方與荊州沿漢水毗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完整的一個益州,被割據出去一塊,而且還是這樣的要地,如同利劍懸於頭上,讓州牧劉璋多年憂心不已。
當年張魯反叛割據,劉璋曾經派親信大將龐羲帶兵前往平定,但龐羲不敵張魯之軍,屢戰屢敗,到後來,形成了拉鋸對峙之勢,劉璋便任命龐羲為巴西郡太守,專門防衛漢中張魯的進犯。另外劉璋設立梓潼郡,任命吳懿為太守,帶兵駐防,同樣也是為了防範張魯。
梓潼和巴西,幾乎集結了蜀中大部分兵力,導致其他區域兵力不足,匪患橫行,南蠻不臣,卻無力鎮壓,可以說,張魯絕對是劉璋的心頭之患!此患不除,益州的平穩安定便無從談起。
這麼多年了,張魯為報母、弟之仇,當然,也有吞並益州之意,時不時便會前來進犯,每次都攪得蜀中人心大亂,勞民傷財,可結果卻是兩家各有勝負,誰也滅不掉誰。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了建安六年初!這一次張魯進犯,可是下了血本!漢中出兵五萬,一反常態,不走平緩的金牛道,卻由相對較為崎嶇的米倉道南侵,繞開了地勢險要的葭萌關和劍閣,打了劉璋一個措手不及!
由張魯之弟張衛所率領的前鋒部隊兩萬人,已經穿越了大巴山,打敗龐羲部將高沛的守軍,占據了漢昌城(巴中),兵鋒所指,已近川蜀腹地!
形勢十分嚴峻,劉璋緊急下令,調集各處兵馬,向巴西郡彙集,一定要消滅張衛的前鋒部隊,奪回漢昌,不然等張魯大部隊趕到與張衛彙合,麻煩可就大了!
州府的敕令下達至各處,很快便傳遞到了江陽縣,劉緯收到敕令,緊急於公廳召集屬下,商討出兵事宜。
“張魯老兒,膽敢進犯,吾等必令其有至無歸!”公廳之上,還是張翼首先表了態,慷慨激昂地說道。
“伯恭敢戰之意,吾心甚慰,然此戰乃州府之令,吾等尚需謹慎也!”劉緯點頭笑了笑,對張翼和在座眾人說道。
劉緯的意思是,這一次,戰肯定是要戰的,不能眼見張魯進犯,坐視不理,一旦米賊占據川蜀,江陽也不可保,所以理應遵照州府命令,儘快趕赴巴西助戰。但是這一次,不同以往那樣的單打獨鬥,需要多支部隊協同作戰,那就需要謹慎謀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