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上將軍公孫止一身戎裝,身披鎧甲在各大軍營間巡視。
公孫止已年逾花甲,須發皆白,然而垂暮之氣仍舊掩飾不住那一身英姿勃發的氣勢。
“將軍,什麼時候可以回家?”一個裨將跟在公孫止背後,問道:“前兒小五說他離開家的時候,他媳婦剛有身孕,如今孩子都快三歲了,再不回去,他害怕他兒子不認他這個爹。”
“是啊,將軍,再不回去,我未婚妻該不認我這樁姻緣,改嫁他人了。”另一個千夫長附和道。
公孫止側身看著這些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想家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可不是嘛,都三年了,弟兄們都想家了。”
“想家是自然的,這是人之本性。”公孫止說:“其實我也想家了。”
三年前,公孫止奉命出征,陳兵於啟國與衛國的交界處——平川。
這場仗至關重要,將是啟國出玉璧關,問鼎中原的決定性的一戰。
啟國自兩百年前被晉天子封為諸侯國起,便蝸居北方。
啟國國土遼闊,卻因地處邊疆,常年氣候惡劣、土地貧瘠、物質匱乏,一年之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冬季。
自建國那年起,啟國世代國君便無不在為回到中原所努力。
這場仗隻要能贏,啟國就打開了南下的大門,離征戰中原近了一步。
啟國清楚,衛國自然也清楚,啟國一旦攻破平川,就相當於打開了衛國大門,衛國王都大梁便隨時有被圍城的風險。
同樣,衛國隻要扼住平川,啟國就永遠隻能遊走在長城外。
所以這場仗兩國之間都傾儘全力。
身為上將軍,公孫止自然成了這場大戰的主帥。
兩軍自陳兵平川當日起,便按兵不動,雙方將領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最穩妥的辦法——耗。
這種雙方實力不分伯仲的情況下,硬打向來不是上策,最好的辦法就是耗。
這時候比的不是誰的軍事才能高,而是比對方的國力,誰的國庫充盈,耗到最後誰就贏了。
於是這場仗,一耗,便是三年。
三個月前,衛國大將呂清,終於按耐不住發動了戰爭。
然而平川易守難攻,衛國大軍毫無懸念的被啟軍圍在了平西穀地。
啟軍占領各大關隘要地,如一個鐵桶一般,團團圍住了衛國二十幾萬大軍。
如今衛國已經被他斷水斷糧圍困在峽穀三個月了,公孫止看著遠處峽穀中的衛軍。
他有預感,不出半月,便會迎來最後的決戰。
此時的衛國大營裡,呂清也剛巡視完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