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我們先介紹一下袁世凱的政權情況,方便理解。
根據1950年土地改革前的統計數據,地主和富農占農村總人數的967,但他們卻擁有4055的土地,人均土地達到77畝;而占農村人口總數的4777的貧雇農(中農占地未記入)僅占有1371的土地,人均僅有048畝。
山東,河南,河北三個省我用1億人的基礎數據代入。富農地主967萬人7446萬畝田地。
中農5266萬人2293萬畝田地。
貧農4777萬人2293萬畝田地。
人口根據1910年數據三省共87千萬人口,山東31千萬人口,河南27千萬人口,直隸29千萬人口。
考慮到三省都開發千年日久,田地因為40年間人口增長而強行開拓算百分之90。
18035萬畝x09x每畝產糧100公斤等於1623150萬公斤糧食。
3500萬青壯年200公斤消耗700000萬公斤。
剩下的按每人130公斤計算923150÷130=71千萬人口。
實際人口87千萬人口-35千萬人口=52千萬人口,71-52=19千萬人口口糧,均衡一下按成年人算,用以前的東北數據x7=價值133億白銀的糧食剩餘。
按百分之15的損耗去除113億白銀,地主,地方官府,上繳中央大概都占有三分之一。
大概37千萬銀子,和網上清末一年8千萬兩銀子的財政大概對的上的,在專業人士眼裡自然讓人發笑,但參考給大家個概念是夠了。
糧食會隨著進入市場,變成鹽稅,厘金,關稅,或者直接地裡種的不是糧食,是鴉片。
但民以食為天,計算社會占比最大,最有價值的衡量物,誤差最小。
這章數據是關鍵,不理解就看個寂寞。
大家覺得是清末係統化的稅收體係,從農民身上拿走的多?
還是民國軍閥混戰,稅收拿走的多?
很反直覺,絕對是係統化的精細稅收係統拿走的多,隨著清庭的崩潰,要被收走的田賦,一部分變成口糧,滋養人口,這不難理解吧?沒了絕對權威從農民手裡搶口糧,你惡上了天,都不好使!少部分惡霸買新式步槍,去搶農民口糧的,當我沒說,他們這生意賺了?賠了?都是概率問題。
本來係統化收糧食,然後進入市場流通,繁生出工商業,糧食進入市場越少,工商業越萎縮。
所以清末人口增長,社會越來越窮,人均越來越少。
整個民國就是看誰可以內收田稅,發展工商業,外交用軟,用強,相對來說反而是枝節。
曆史告訴我們,一個漏風的房子,收上來多少能量,都無法培育工業,這些能量被列強賺走了,流失到海外去了。
有人看網上,甲午前清朝稅收8千萬兩銀子1908年收入2億兩銀子,亡的時候都三億兩白銀了。
財政收入年年新高,怎麼就亡了?
簡單就是00年涼皮15元,10年涼皮3元。20年涼皮7塊。
大清是世界上唯一用白銀為貨幣的國家。
大清財政收入好,世界國際市場上的白銀流入清朝,國際銀貴。
大清財政收入不好,白銀從清朝流入世界國際市場,國際銀賤。
甲午前是比較穩定,財政平衡,不掙錢,也不賠錢。
甲午後,打仗的軍費,馬關條約賠錢借錢,三億的支出財政赤字,白銀外流。
國際市場上白銀流入,卻沒有需求,供大於求,國際上銀價開始下降。
但大清勒緊褲腰帶還穩得住,隻是下降。
1900賠款45億(還不算利息,前麵說過這就是高利貸,賬麵上的遊戲,還不上的),清朝財政崩潰,國際市場銀價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