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禾:……這不就是小米嗎?
恍恍惚惚,從匱乏的知識海裡努力翻找小米的彆稱。
小米=穀子=……大約等於粟米吧?
路禾:“……”
她想哭。
小米粥這麼養胃這麼適合小孩子吃的東西,為什麼他們家從來沒做過?
就連嬰兒時期,因為張桂沒有奶水,喝的米湯,都是煮雜糧麵糊時從上麵撇出來的。
她盯的很認真的,認真到文先生都沒好意思去拿。
“你和這粟米莫不是有什麼深仇大恨?”
路禾抬眼,對上文先生似笑非笑帶著打趣的眼神,語氣幽幽:“不,隻是覺得粟米去了殼真好看。”
“?”文先生今天二度無言。
“要不,你拿回去?在我這裡讀書並不需要束修,你家裡人太客氣了。”
拿回去是不可能拿回去的,但路禾知道怎麼改善夥食了。
她那死了多年的廚藝細胞忽然上線。
小米粥、玉米糊、高粱飯、黑麥軟煎餅,養不養胃另說,單就口感,不管哪個都比他們混在一起烙的糙餅子好入口。
既然賺錢暫時找不到路子,那就先改善食譜。
一到家,路禾就跑去廚房找張桂。
“娘,我剛才看到給文先生送去的粟米去殼了。”
“回來了?”張桂看看滿頭是汗的路禾:“去水盆裡洗洗臉,涼快兒涼快兒。”
而後又不甚在意的解釋道:“去了殼的粟米好入口,煮飯煮粥都好吃。文先生在村子裡教書不要束修,大家平常都會送一些過去。既然是送給文先生吃的,自然要好的,自家吃就用不著了。”
去殼的糧食重量會減少不少,雖然好吃,但浪費。
節省又好入口的吃法,便是整粒磨成麵粉烙餅吃。
路禾從看到去殼的粟米後,就猜到原因了。
青石縣是北方,冬天要持續好一段時間的零下,因此不能像南方那樣種植兩季水稻或者小麥。
這樣就使農戶一年的收成少許多。
後來有人發現青石縣的冬天溫度不是很低,春天回暖的也比較早,適合種植另一種作物冬黑麥。
水稻種植需要在四月份時,提前在室內育苗,等五月上旬至中旬時開始插秧,在月末之前插秧完成即可。
而冬黑麥,在秋天收割水稻之後種植,第二年天氣回暖後抽穗,在四月末五月上旬左右,則可以成熟收割。
就這樣,許多農戶也開始了兩季種植。
卻也僅限水田,旱田不行,種植時間不對。
不過這種種法還是太累,不如南方的兩季水稻來的輕鬆,但為了有更多糧食,賺更多錢,還是有些人家會選擇這樣種植。
路家有十五畝水田,年年都是兩季種植。
去掉稅收、留種、自家吃的,其他全部賣出換錢,供路清讀書。
稅收、留種都不能縮減,為了多賣錢,自然隻能在自家吃的那部分上麵做節省。
能懂,也能理解,但路禾不允許。
那可是小米粥!
比大米粥還好喝的小米粥!
大不了……
控製一下吃的次數,一個星期奢侈一次。
想罷,路禾抬眼滿目期待的看向張桂:“娘,我們晚上用去了殼的粟米煮粥好不好?”
小手也拽著張桂的衣擺不斷搖著。
小姑娘仰著臉,一張小臉白嫩嫩的,往日總是咕嚕嚕轉的大眼此時直直盯著自己,眼中的渴望都要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