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招工場,路平便讓兩人在一旁等著,他則是去一旁攔了一位麵善的婦人,詢問一二。
那婦人初時神色有些警惕,待順著路平手指的方向,看見兩個小姑娘後,戒備心放下,笑著指了路。
路平道謝,這才又帶著兩人一路向西走去。
路禾邊走邊看。
飯館、茶鋪、客棧、布樁等等……應有儘有。
偶爾路過一些小商販,能聽到喊饅頭、素包子兩文錢一個,肉菜包子三文錢一個,肉包子五文錢一個,吆喝的特彆來勁兒。
一路走來,路禾邊聽邊看,對物價有了幾分了解。
走了許久,路禾聽見前方淹沒在一眾嘈雜聲音裡的吆喝聲:“賣絹花發帶,好看顏色鮮亮的絹花發帶嘞!”
“姑娘,看一看不?顏色鮮亮的絹花發帶!”
“這位相公,買兩條不,送自家夫人、母親、女兒都是極好的!”
“賣絹花發帶……”
路禾朝前看去,隻見一個婦人支著小攤,左手絹花,右手發帶,不斷的吆喝著。
隻要有那看上一眼的,她便要跟人推銷上兩句。
就衝這份熱情,這婦人,是個會做生意的。
路慧顯然也聽到了,眼睛一亮,抬腿率先跑了過去。
路平趕緊叮囑:“四妹!彆亂跑,慢一點!”
而後拉上路禾快步跟上。
路慧對著各種顏色的絹花和發帶,已經挑的愛不釋手。
這個看看,那個摸摸,發現哪個都好看,哪個都喜歡。
可她懷裡錢隻有三十四文,便是都花了,也帶不走所有。
那婦人做生意許多年,眼尖兒的很,不動聲色的將幾人的穿著都看了一遍,心中便有了數。
知道眼前這三人不是那有錢的,也不做太多推銷,隻說合適的。
她放下手裡的東西,笑容綻開,給路慧介紹。
“我瞧著姑娘這頭發黑亮,長得也白淨,這橘色和粉色的,姑娘用著都極好。”
沒有人不喜歡被誇,路慧更是不能。
她一聽,便信了,嬌笑著問:“真的?”
“當然是真的!”那婦人笑回,手往下一掏,掏出一個小銅鏡來:“不信你自個兒瞧瞧,好看著呢!”
路禾撓了撓臉,心說不管哪個時代,能做生意的,都有一張巧嘴。
當然,不是說路慧長得不好,隻是前段時間農忙,路慧也下了地,稍微曬黑了一點點~
路慧自己對著鏡子挨個試了試兩種顏色,覺得確實好,便回頭問兩人感覺如何。
路平沒在路慧頭上看見過這些東西,或者說路家的女眷頭上,他都沒看過。
自然也挑不出好看還是不好看,被問了,隻管點頭。
路禾倒是仔細瞧了瞧,覺得粉色顯白,更適合路慧,便道:“粉色更好看。”
路慧顯然也這麼覺得,但她不止想買一種顏色,便準備將橘色的也買了。
她愛不釋手的擺弄著,哪朵都舍不得放下:“都是怎麼賣的?”
婦人笑嗬嗬道:“發帶一文,絹花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