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之前,路禾和路溪終於搬進了自己的房間。
喜不自勝。
恨不得放一串鞭炮熱鬨慶祝一下。
鞭炮沒有,但路正抓了一隻野雞,路禾用它燉了蘑菇。
很鮮。
不止如此,明年路清不用去府城考院試,家裡也無欠款,銀錢夠用。
路奶奶便去縣城扯了布,給家裡幾個小些的孩子都做了套新衣。
路慧的是杏黃色,路禾的是粉色,路溪和路安柏路安鬆的是藍色。
過年這天幾個小孩都換上了新衣裳,看著也算喜慶。
有那走街訪友拜年的,看著路家幾個孩子的新衣,還忍不住嘀咕。
這路家老三都落榜三回了,路家這日子咋還越過越熱鬨了?
往年窮的連二兩鹽都舍不得多買,今年咋還舍得買布了?
嘀咕歸嘀咕,也沒那不識趣的大過年上去找不痛快,路奶奶可不是那能受氣的。
平常就算了,過年誰也不想挨一頓大掃帚。
開年天氣變暖,路禾又摩拳擦掌準備下醬了。
去年下醬不好說用途,隻摳摳巴巴做了兩舀玉米粒的醬引子,今年她要做上個二十舀!
說是這麼說,路奶奶卻沒同意。
“二十舀太多了,下醬時還要磨黃豆,這麼多,少說也得用上十二三斤鹽,要不少銅板。醬的生意今年也不知如何,若賣不出去,那麼多醬,咱家得吃上多久?”
路禾眨巴眨巴眼睛,無言以對。
據說今年的鹽漲價了,粗鹽之前還是十八文一斤,今年一下子漲了兩文,變成了二十文一斤,細鹽更是貴,從前二十八文一斤,如今已經三十二文一斤了。
十舀玉米做醬引,等下醬時要配上二十舀至二十五舀黃豆,再加上水,要一大缸,預計用鹽得十八斤。
十八乘以二十……其實也才三百六十文而已……
好吧,不少了,快有半兩銀子了。
他們家等到醬能賣時,家中還有沒有半兩銀子的餘錢可以調用還不一定呢。
最後還是隻炒了十舀玉米粒,為了防止李蘭偷師,這做業還是在晚上完成的。
吃過晚飯後,等李蘭回屋歇了,路禾、張桂、路奶奶悄悄摸摸的進了廚房。
廚房門緊閉,祖孫三個悄無聲息的該燒火燒火,該炒玉米炒玉米。
不得不出聲的時候,就附在耳邊小聲交流。
明明是在自己家中,卻搞得像見不得光的地下工作者。
等將用熱水燙過的玉米麵揉成小團的醬引子一一擺放在灶台邊時,三人都舒了口氣。
路奶奶咬牙切齒:“這日子過的!還好老二媳婦不愛進廚房,不然這日沒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