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劍數年,今日顯鋒芒。
烈火再煉雙百日,
化莫邪,利刃斷金剛。
雛鷹羽豐初翱翔,
披驚雷,傲驕陽。
狂風當歌,不畏冰雪冷霜。
欲上青天攬日月,
傾東海,洗乾坤蒼茫。”
將早已冰冷的茶水一飲而儘,好似做出了某種決定的吳憂,拱手抱拳行了一禮,“聖上,您說的沒錯,局勢,也正如您所言,等上一等,將水到渠成,
臣,也的確是年少輕狂,但臣不得不說,與倭國同沐日月光輝,臣,將如鯁在喉,倭國一日不除,臣,戾氣難平,臣,告退!”
“站住!”
從將將那首極具銳氣的詩詞中回過了神的朱元璋,在吳憂即將離開之際,及時的將其喝住,
望著梗著脖子停留在原地的吳憂,朱元璋眼中掠過一抹笑意,以及一縷無奈,放眼天下,除了麵前的這小子,有誰麵對咱朱元璋,不他娘的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但不得不說,也恰恰是吳憂這種至情至性,絲毫不掩飾做作的真性情,讓朱元璋竟有一種家有“逆子”之感,極具耐心極具包容的同時,也有一種無法為外人道也,發自內心的寵溺,
更何況,自白龍魚服與吳憂相逢至今,雖說其極具銳性,卻屢建奇功,其所思所想,所做所為,皆為赤子之心,難能可貴,
朱元璋熟知吳憂的性格,吃軟不吃硬,屠倭更是已成心魔,若此刻因此事以威勢令其屈服,不僅會適得其反,還會讓君臣徒生嫌隙,
更何況,吳憂此刻雖有任性之舉,卻並非為了私利,朱元璋又怎能忍心詰責,
“顯揚啊,你說滅絕倭國,老幼皆屠,咱沒二話,軍費不夠,大家來湊,咱他娘的即便窮的叮當響,也依然如你所願,
如今萬事俱備,隻待我大明剿滅殘元,平定西南之後,倭國,將任你屠戮,你說你又何必急於這一年半載?”
朱元璋熟知吳憂的秉性,吳憂又何嘗不知朱元璋的性格,心頭掠過一抹暖意,吳憂緩緩轉身,眼簾微垂,目光微有閃爍,
“聖上,並非臣不知大局為重的道理,也並非臣任性使氣,臣更不會為了一己私欲置大局於不顧,
世人皆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臣,不以為然,常言說的好,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想乾,就必定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再者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須得爭分奪秒,這等那等,世事變遷,鬥轉星移,等來等去,或許等到最後,黃花菜涼了不說,
搞不好等到最後,到嘴的鴨子不僅有可能飛了不說,還他麼等來了一身騷!”
喜歡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