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爾一介蠻夷,今日有幸得見真龍,竟如此不知禮數,還不趕緊行叩拜大禮!”
朱元璋乃一代雄主,自然不屑於為難一將死之人,但身為禮部尚書,職責所在,王鈍卻不得不出言嗬斥!
“兩皇相見,自當齊肩以待,豈有叩拜之禮?”
被擒回大明,長慶天皇自知已無絲毫退路,與其卑躬屈膝成為千古笑柄,倒不如坦然麵對,即便身死魂滅,好歹也落個悲壯之名!
齊肩?
咱即便是坐著,就你這八歲頑童的體格,也不配與咱齊肩吧
嘴角微掀,不屑之色溢於言表的朱元璋,上下打量了一番身高四尺六寸左右的長慶天皇,揶揄道,
“怎麼著,聽你這話的意思,咱還得在這奉天殿給你安排個尊位,與咱平起平坐?”
或許是身臨絕境,鳥窮則啄的緣故,反倒因此激發了長慶天皇的潛力,竟無視了朱元璋那令人心悸的壓迫感,反唇相譏道,
“朕自小熟讀漢家典籍,素聞華夏乃禮儀之邦,對此仰慕已久,
可今日一見,卻讓朕不由的想起了一句漢家俗語:聞名不如見麵,所謂禮儀,不過是浪得虛名!”
此言一出,當代衍聖公孔希學當即挺身而出,“此言大謬也,倭國,乃一介小國,地小人寡,國力羸弱!
反觀我大明,卻被天下共尊為天朝上國,人傑地靈,地大物博,當世無雙!
你雖貴為倭國天皇之尊,卻也不過是區區小皇,又豈能與我皇並立?”
素來善於操刀子,卻不善於賣弄嘴皮子的武將,在孔希學一番極其提氣的駁斥之後,正欲齊聲喝彩,誰知
“恕老臣鬥膽諫言,長慶天皇雖不配與陛下您齊肩以待,但其貴為一國之君,也當以禮相待,予以賜座才是!”
喲西
若大明皆如此人一般“善解人意”,我大和也並非沒有浴火重生的希望
倘若平安渡過此次劫難,我大和定要不計代價的發展軍備,竊取大明的火銃、大炮鍛造之法!
待到大明逐漸衰落的那天,我大和帝國,定要十倍、百倍、千倍的報今日之血海深仇!
隨著孔希學的話語,長慶天皇原本頗有些佝僂的身軀已逐漸挺直,空洞的雙眸也逐漸恢複了些許的神采!
這老東西,當真是糊塗透頂
本打算出一口憋了十幾年的惡氣,不曾想孔希學竟如此昏聵愚蠢,一時語塞的朱元璋,恨不得當場剁了這越發礙眼的老東西!
孔希學泯然眾人不開口還好,一開口朱元璋就頓感牙疼,“給咱住口!”
也難怪顯揚看這老東西不順眼,都說人老精,馬老滑,頂著當代衍聖公的頭銜,這老東西當真是越老越糊塗了!
自顯揚位列朝堂以來,但凡有點政治頭腦之人,都已感到風向已然大變,這老家夥還謹守腐朽,不知變通!
你自個兒蠢,那也就彆怪我老李不仗義了!
心思縝密的李善長眼眸微閃,抬了抬腳正待出列,然而卻還是慢了一步,
你自己蠢,那就怪不得塗某了!
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論及揣摩聖意,把握時機,塗節絕非泛泛之輩,
“啟稟陛下,衍聖公之言,恕臣不敢苟同!”
言簡意賅的闡明了自己的觀點之後,在太子朱標悵然若失的注視下,在李善長不善的目光中,一副正氣凜然麵孔的塗節,當即侃侃而談,
“遙想出征前夕,微臣與無憂伯飲酒暢聊之時,無憂伯曾說過一番話,令微臣至今記憶猶新,
有朋自遠方來,我大明當以美酒佳肴熱情相待!
有敵自遠方來,不必遲疑,當以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刃,變著花樣的輪番伺候!”
“為揚我大明國威,為我大明沿海諸省百年來枉死於倭寇之手的無數冤魂,也為警誡天下萬國,我大明龍威,容不得絲毫挑釁!”
“所謂上行下效,為教誨後世子孫對敵當施於雷霆手段,絕不可心懷憐憫,給後世留下隱患的道理,
臣泣血上奏,懇請陛下將倭國這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的狗屁天皇,於十日後押解西門,當著京畿無數百姓的麵,淩遲處死!”
長慶天皇自小研讀漢家典籍,自然清楚淩遲處死乃是何等殘酷的死法,渾身一顫之後,狀若癲狂的厲喝道,
“八嘎牙路”
“大明恃強淩弱,不宣而戰,無恥的偷襲我大和民族,難道就不怕天下人為之齒寒嗎?”
“漢語有句話叫做是兔死狐悲,華夏曆代王朝素行王道,因仁義之名為周邊各國尊之為宗主國,
倘若大明當真將我大和民族亡國滅種,天下必將震動,眾藩屬國從此必將視大明有如蛇蠍,
各國恐慌之餘,為圖自保勢必聯合起來群起而攻之,到時,大明將悔之晚矣!”
說的好
多謝你了,三寸丁
朱元璋剛剛那一閃而逝的讚許目光,於塗節而言無異於打了一針雞血,正待乘勝邀寵,但這一次卻反被李善長捷足先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