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補欠。)
長安。
韓遂退兵後,王國、馬騰等人也相繼退兵。
不過數日,三十餘萬叛軍便撤的乾乾淨淨。
張溫一開始還以為是叛軍的誘敵之計,不敢出城追擊。
明明打得好好的,怎麼突然之間就撤了?
直到斥候來報,叛軍退入涼州後已各自散去,他才不可置信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想不通。
但良機難得,張溫一麵派兵收複郿縣、美陽、陳倉等地,一麵派人去雒陽報信,同時廣撒斥候,前往涼州尋找張新軍的蹤跡。
皇帝那麼在意張新,他可彆真死了。
三日一詔催問,自古以來,聞所未聞。
“便是史侯與董侯,陛下似乎都沒有如此在意過吧?”
張溫突然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難道說這張新是陛下的私生子?”
史侯就是少帝劉辯。
劉宏之前生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於是在劉辯出生後,便把他養在宮外的道人史子眇家,希望史子眇用法力庇佑他,因而號曰‘史侯’。
董侯就是獻帝劉協,其母王美人被何皇後鴆殺,後來養在董太後宮中,因而號曰‘董侯’。
這倆都是劉宏的兒子。
能比親兒子還重要的,自然隻有另一個親兒子了。
否則張新一介黃巾降將,縱然有些戰功,又如何能得劉宏如此重視?
大漢朝又不是沒有能打的。
“聽聞張新乃是冀州人,陛下也是冀州人,莫非是陛下尚未登基之前,與民間女子然後猛然回首,發現昔年佳人早已故去,隻留下個好大兒饑寒交迫,無奈從賊。”
“但終究皇天不負苦心人,好大兒雖然年紀輕輕,但卻亦有忠君愛國之誌,擊烏桓、定鮮卑,陛下發現真相後,於是心生悔恨,儘力補償”
“嘶這年齡也對得上!”
張溫越想越覺得有可能,若果真如此
張新豈不就是皇長子了?
“也不對啊?”張溫心中疑惑道:“昔年陛下登基之時不過十二歲,能行房事麼?”
隨後他又想到了劉宏的荒淫。
好像也不是沒可能。
正在張溫胡思亂想之際,參軍陶謙走進大堂,躬身道:“太尉,張新的戰報到了。”
“什麼!”
張溫聞言猛然起身,脫口而出:“皇長子的戰報到了?”
“什麼皇長子?”陶謙一臉懵逼,隨後怒道:“太尉是沒睡醒嗎?竟然口出如此逆言?”
陶謙看輕張溫,平日裡對他多有輕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