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顒走後,袁紹找人開始運作。
一番商議過後,黨人在朝會上提出,可拜張新為北軍中侯。
北軍中侯,秩六百石,負責監察北軍五校。
其與北軍五校的關係,便如同地方刺史與太守的關係。
刺史隻有監察之權,沒有實際管轄政務的權力,北軍中候同理,監察五校,但不能調兵。
正好故北軍中侯鄒靖在去年病逝了,用這個職位來拉攏張新,再合適不過。
一來,北軍由何進掌管,張新出任北軍中侯,何進那邊不會有意見。
二來,北軍中侯的秩雖卑,但位卻在五校校尉之上,不算委屈他。
何進聽到後,心中一愣,隨即有些慍怒。
你們黨人這是想挖我的牆角啊?
說好的共誅宦,同進退呢?
這也太不厚道了。
不過正如黨人所料,何進一怒之下,也就怒了一下,並沒有對此表示反對,反而跟著他們一起舉薦。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可沒想到,劉宏竟然否了。
這讓黨人和何進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難道是我們猜錯了?
隨後,劉宏又開始了涼州主帥的議題。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好家夥,陛下您的心也忒大了!
長安數萬精銳,全給了張新,您真能放心?
百官自然反對,此事再次不了了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本該就此結束。
劉宏已經給百官設好了心理預期,如果下次再有戰事,給張新兵權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然而又過兩日,城中流言再起。
“你聽說了嗎?宣威侯張新是皇長子!”
“什麼!這怎麼可能?”
“是啊是啊,他們一個姓張,一個姓劉,都不是一個姓,怎麼可能?”
“聽聞張新乃是冀州人,陛下也是冀州人,陛下尚未登基之前,與民間女子”
“果真如此?”
雒陽城中再起波瀾。
張新聽到這則流言時正在喝水,聞言直接把嘴裡的水噴了出來。
“好家夥,陛下你這也太過分了!我當你是大舅哥,你卻想當我爸爸?”
劉宏大怒,急令張讓徹查,很快就把這則流言壓了下去。
與此同時,一個消息傳來。
故太尉張溫暴病而亡。
雖然皇長子的流言去的很快,但百官的心思不免活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