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們跟著寧野在安全的路邊停下腳步,圍了上來。
通過視頻介紹,他們大概知道,馬蹄鐵曆史相當悠久,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遺址中,就有類似馬蹄鐵的物件出現,不過那時還比較簡單原始,固定方式也和現在不同。
馬蹄鐵的廣泛應用,應該要到公元8世紀。
11世紀時,為馬匹釘馬蹄鐵,已經在歐洲普遍流行。
中國關於馬蹄鐵的記載相對較晚,有觀點認為,宋代就有馬蹄鐵,但並不如明清時那麼普及和重要。
看過視頻,古人們都很感慨。
中國騎兵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劉據的老爹漢武帝時霍衛輕騎,到漢光武帝橫掃天下的幽州突騎,到漢末曹操帳下的虎豹騎……中國這麼多代騎兵,怎麼就沒早點想到給馬匹釘上一塊馬蹄鐵呢?
“馬蹄鐵能夠在複雜地形或堅硬路麵上保護馬蹄,增強抓地力,有利於馬匹的健康管理。”
寧野一邊走,一邊繼續說。
“如果你們打算回去搞水泥路的話,馬蹄鐵可以普及一下。不過,從長久來看,改進交通工具是勢在必行的。”
話說間,眾人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平和飯店門口。
當即有負責迎賓的waiter(接待員)過來,寧野掏出手機,將係統發給他的預訂信息和waiter進行了確認,然後眾人在waiter的帶領下進入了飯店,來到龍鳳廳。
本以為隻是一頓簡單的聚餐,誰能想到,一場好戲又要開場了。
不得不說,平和飯店到底是平和飯店。
拿到菜單的那一刹那,就連寧野這個現代人,都被震驚到了。
係統給他們預訂的這頓晚餐,一共由冷菜、熱菜、點心、甜品四部分構成,共計28道菜!
嘖嘖嘖,不愧要2萬多一頓。
廳內的視角不錯,正好可以看到江景。
寧野想著,係統花這麼多錢請古人吃飯,恐怕不會僅僅隻是犒勞或者震撼一下古人。
一想到蘇軾他們剛來就有這待遇,寧野立馬懂了。
敢情係統這是要讓蘇軾帶著勞之逸、隆三還有牛富貴這幾位大廚,品鑒品鑒現代大廚的手藝,然後造福學校的膳堂啊。
但寧野漏了一點,係統的考慮絕不止如此。
統子啊統子,真是從不吃虧。
這麼一想,2萬瞬間就不貴了。
不過,寧野低估了古人的實力,勞之逸三人雖未史書留名,蘇軾可是實打實彪炳史冊的美食家。
其餘的人或許不會做菜,但會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