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呢叫土豆,學名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
寧野先介紹的小的,給到眾人巡視後,然後又拿起來大的。
“這個呢,是紅薯,也是原產於南美洲。”
“寧先生,你口中的南美洲在何處?”
“等等,我給你們在電腦上查一查。”
朱允炆一直沒怎麼敢開口,這會兒終於發話。
現場除了扶蘇、張世傑等人,絕大多數人都沒怎麼看過世界地圖,寧野當即打開電腦,給大家搜了一下。
不用說,這科技,又讓朱元璋目瞪口呆。
原本他以為那手機就很厲害了,沒想到這電腦居然更厲害。尤其是那世界地圖,中國的部分,以中原和江南為主,居然和朱元璋印象裡的完全一致,他頓時已經不是吃驚,而是震撼。
“才六百年,後人就已經這麼厲害了嗎?”
朱元璋內心充滿激動。
其他人雖然對現代科技見識時間略早,但其實論震驚程度也差不多。
“原來,我華夏居然隻占天下一隅。”
寧野剛好搜到一張各代疆域麵積地圖對比,眾人頓時七嘴八舌聊了起來。
大秦約340萬平方公裡,其實不算小了,但比起大明的997萬平方公裡,扶蘇自然沒話說。
西漢雖然東並朝鮮,南據交趾,西逾蔥嶺,北抵大漠,疆域麵積也才609萬平方公裡。
劉據不服,“什麼?我大漢才這麼點地方嗎?”
“這麼看起來,還是大明陛下厲害,疆域麵積在秦、漢、北齊乃至我大宋的比較中,當屬最大。”
張世傑由衷誇讚,畢竟南宋疆域麵積約為200萬平方公裡左右。
朱元璋很受用,嘴角都快合不攏了,看張世傑也越看越覺得順眼。
“咳咳,扯遠了,咱們說回糧食作物。”
見大家話題跑偏,寧野將討論拉回主線。
“對對!”劉據想著,如果大漢能帶回這麼高產的作物,人口想必會更加繁盛,到時候開疆拓土,超越大明指日可待,“校長,這土豆、紅薯,畝產如何?”
“土豆一般畝產30005000斤,按1石為150斤算,畝產大約2033石。紅薯常見畝產40006000斤,換算後畝產更高約2640石。”
一眾古人聽到這裡,都對眼前這兩個貌不起眼的東西肅然起敬,這可是活命的寶貝啊!
“哦,忘了說,土豆、紅薯都很好種,不怎麼挑環境,而且做主食、配菜、零食都可以。”說到這,寧野刮了刮雖然聽不懂但在努力聽懂的趙昺的鼻子,“你最愛吃的炸薯條,就是土豆做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