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月球南極,連續數個月的極晝,雖然溫度較低,但機器人和穿著防護服的普通人,都能夠生存下去,而長時間的光照,可以讓我們的基地利用太陽能發電,為設備提供長期的能源支持。
第二點,月球南極在我們多方的探測中,月球產生時形成的那個約有10公裡左右的巨星月球坑,的確存在月球冰,可以進行純淨水的提煉。
第三點,也是我個人比較看重的一點。”
李建說到這裡,眼神有些許凝重。
“在月球南極附近有一個巨大的盆地,叫南極-艾特肯盆地,我們一般稱它為pa盆地,它是我們目前在月球上探索到的最大最古老的撞擊盆地,其形成的時間非常早。
如果我們可以近距離對pa盆地的核心坑區域進行相信的采樣和環境調查,將會對重建月球的演化史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裡麵蘊含的信息一旦解密出來,絕對是本世紀最重大的科學發現之一!
依照我們公司月球車目前的行進效率和安全探測區域的大小,如果我們去月球的其他區域見識基地,短期內就不可能開展這個領域的研究。”
聽到這話,顧青微微頷首,目錄思索。
他當然清楚了解月球的演化史有多麼高的價值和意義。
就像是了解藍星的演化曆史、大陸板塊飄移記錄,依靠這些信息,就能夠比較簡單的推導出那些版塊區域可能富含鐵礦、煤炭、石油……
而如果弄清楚了月球的演化曆史,那麼自家公司不僅僅是能夠獨享月球那麼簡單。
而是在月球上麵搞基建的同時,還了解許多礦產的大致分部與分層!
本來這段時間,月球基地建設已經確定了方案,要在暗麵的地底“打隧道”,而那些機器人則開始漫長的“遠征”,去月球的南極與北極方向,緩緩前行、探索。
但是李建也提醒了顧青。
這樣做,太慢了!
直接向月球南極周邊區域投遞機器人和物資,雖然耗費大一點,技術難度高一點,但速度快啊!
而且既然李建找自己直言這個方案,這麼說來,大夏航天集團那邊肯定是有默許了?
能夠把暗處的工作拿到現實的陽光下,顧青並沒有拒絕的理由。
青年總裁看著麵前的老工程師,開口道“月球基地不太可能全選在南極,畢竟那個地方的溫度實在太低了,而且我們現在已經在建設、開拓基地科考站。
不過,月球南極也的確非常重要。
這樣吧,你們集團儘快搞定南極降落和月球南極科考站的相關數據與方案,公司會調配一部分資源供應這個項目。
特彆是著陸過程,你們一定要注意準確的坐標地點,隻要月麵著陸器將下降著陸到月球南極的預定區域,兩個月後,我們九州航天員就能夠登上月球南極,配合智能機器人一起開展科學考察與樣品采集。”
顧青從來不會打無準備的仗,現在更不會在官方尚未清楚情況的時候,就一個勁的向前猛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