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好之後,閉上眼睛,放鬆身體,注意呼吸。”智德住持繼續說道,“呼吸要自然,不要刻意控製。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觀察呼吸,達到內心的寧靜。”
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智德住持還帶領大家進行了行禪。
行禪是一種將禪修與日常生活結合的方式,通過有意識的行走,培養對當下每一刻的覺知。
“行禪是將禪修帶入生活的一種方式,”智德住持解釋道,“通過有意識地行走,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覺知。”
行禪的過程非常簡單,但也非常深刻。
智德住持帶領大家走在寺廟後山的小徑上,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小路上,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梅花香。
“行禪時,每一步都要有意識地邁出,”智德住持說道,“感受腳步與大地的接觸,感受呼吸的每一個起伏。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將內心的寧靜帶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時刻。”
冬天的環境更加適合行禪,夏天容易多造殺業。
林棟發現行禪的思維與忍者訓練中的腳步結合,能讓他更加融入自然中。
蘇雨晴和麗娜也按照住持的指導,開始慢慢地行走。
起初,她們覺得有些不自在,但很快就發現,通過這種有意識的行走,她們的內心變得更加平靜,對周圍的環境也有了更深的感知。
三天的禪修很快結束了。
離開前,林棟、蘇雨晴和麗娜一同來到林禪寺規模僅次於大雄寶殿的彌勒殿。
彌勒佛像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象征著無限的慈悲和智慧。
奉化是彌勒佛化身顯世的地方,也被傳為祇的道場。
林棟帶著兩人一起行三拜九叩的禮儀,表達他們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每一次跪拜,都是一次內心的淨化和升華。
隨後林棟向智德住持告辭。
離彆時,智德住持又講述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問一位老和尚:‘什麼是修行?’
老和尚回答:‘吃飯,睡覺。’
年輕人不解,問道:‘這不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嗎?’
老和尚微笑著說:‘是的,但我們在吃飯時想著其他事情,在睡覺時也在思考。真正的修行,是在吃飯時隻是吃飯,在睡覺時隻是睡覺。’
大部分現代人上廁所時都要拿一個手機刷視頻,怎麼可能專注靜心修行。
“感謝住持的教導,我們受益匪淺。”林棟深深鞠了一躬。
“修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你們能將這裡學到的東西帶回日常生活中,不斷修煉。”智德住持說。
“我們一定會的。”蘇雨晴和麗娜異口同聲地說道。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