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龍蛇彙於大澤
第744章龍蛇彙於大澤
而攔住張良的這少年,十五六歲的模樣,極其的英武。
其乃項籍。
非為尋常人,而是項氏一族的少主。
楚國的王族之一。
其父項燕,乃是楚國的大將軍——秦楚的最終一戰,楚國滅亡,項燕也隨之戰死。
雖然項燕是戰敗而死,但作為楚軍的統帥,其在戰死之前,也依舊是給秦國極大極大的傷亡。
而且,項氏把持楚國的軍權,一直都活躍在和秦國相爭的戰場上。
是以,秦國的許多士卒,對項氏都極其痛恨。
楚國滅完過後,項氏為了避禍,便舉家搬遷至此。
但其和楚國舊部的聯係,一直都保存著。
之前的時候,張良一路逃亡,來到會稽過後,便被項氏給隱藏起來。
而被項氏所庇護期間,張良也一直都在和項氏的人進行溝通,說秦國根基不穩,勸說項氏舉兵。
那些長老,對於張良的‘天下之論’不置可否,但項氏當中的那些年輕人,如同項籍這般的存在,卻是極感興趣。
“賢兄,可是我項氏,招待不周,以至於使賢兄棄我項氏而去?”項籍攔住張良。
“弟亦知曉賢兄滅秦之誌,知曉賢兄,要往陳涉大將軍處去。”
“可賢兄當知,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旗號,固然煽動人心,但卻得罪了所有的世族。”
“陳涉大將軍,注定要敗亡的,賢兄又為何非要往那死地而去?”項籍勸道。、
“不如先看看局勢,緩緩圖之。”
“正好也讓天下看看,秦國實力,還剩下多少,以證賢兄的天下之論。”
“公子,我張良,矢誌滅秦,此非虛言也。”
“陳涉大將軍必將敗亡,公子能看得清,張良自然也看得清。”
“可徐徐圖之,要徐多久?”
“三年?”
“五年?”
“二十年?”
“八十年?”
“都不須得二十年——最多五年!”
“五年過後,始皇帝巡遊天下,歸於鹹陽,到那個時候,六國的痕跡,煙消雲散。”
“六國之民,徹底化作鹹陽之眾。”
“到那個時候,秦國之天下,便再也不可能被掀翻了。”
“籍公子,你為楚國王族——距離楚國之滅,不過十餘載。”
“而這十餘載來,楚國移民提起楚國的次數,頻率,是如何變化,籍公子心頭,難道一點認知都沒有嗎?”
聞言,項籍亦是默然。
他當然知曉。
他還年幼的時候,身邊的仆役,有人等,動輒,便提及舊楚之國。
但如今,除卻他們項氏的那些老人之外,如他這般的年輕人,都已經很少有人提及故楚了,更何況其他的楚人?
“籍公子,若是楚國之眾,連故楚之名,都不願意提及了,那籍公子又打算如何恢複楚國呢?”
張良的聲音放緩,如同是要給項籍思考的時間一般。
“籍公子,陳涉大將軍不為秦人——但他總該有一個去處。”
“他麾下之眾,或為楚人,或為韓人。”
“他堅持得越久,秦國的根基,便越發的動搖,六國之舊名,才會越發的被人提及。”
“是以,越是各大世族不看好陳涉大將軍,才越是要有人去大將軍處輔佐,令大將軍在秦國的攻殺之下,多堅持一段時間。”
“籍公子,你便在這會稽之地等你的天時,良,要往陳涉大將軍處去,扶起六國的旗幟了。”
張良向項籍一禮,當即轉身。
“賢兄且慢。”項籍的神色變換,片刻,便再次叫住張良。
“陳涉大將軍已然成勢——賢兄孤身而去,豈得重視?”
“若不受重用,賢兄又該如何勸說陳涉大將軍呢?”
“賢兄且稍待兩日,弟叫上族中的兄弟,和賢兄同往。”
“如此,有弟在,賢兄也不至於因為孤身而被庶民輕視。”
“而弟,也正好借大將軍之名,看看我對兵法的領悟。”
作為一個年輕人,項籍的行動力可以說是拉滿。
說兩天,便真的隻是兩天!
兩日過後,項籍便已經是帶上了家中私藏的甲胄,兵器,以及一眾兄弟們,拱衛著張良往陳涉處而去。
……
南贍部洲,龍吉公主正在繼續她的追獵——她以幻天之境所映照出來的敖丙,非但是映照了敖丙的氣息,便是連敖丙那‘呼風喚雨’的神通,都複製了過去。
所以每當其追獵的時候,那環繞於其身邊的風雨,便是讓所有人都知曉,這是這一對夫妻,又在聯手而動了。
而就在這樣的遮掩之下,懷揣著陵光朱雀從青龍神宮當中帶出來的,九穗嘉禾的種子,敖丙亦是收斂了自己的氣息,直接從南海的海底,一路而過,然後踏進了中域人間。
人間地上,因為人皇和敖丙的道爭,那人道之氣本來對敖丙有所排斥——縱然敖丙和人道牽連極深,也絲毫不影響這種排斥。
這樣的排斥之下,隻要敖丙踏足人間,都會引動人道之氣的波瀾,會令始皇帝,心有所動。
可這一次,當敖丙踏進中域人間時,還不等那人道之氣生出對敖丙的排斥,敖丙懷中的九穗嘉禾的氣息,便已經是令這人道之氣有所感應。
於是,那即將有所動的人道之氣,立刻便是安穩下來。
當敖丙踏進人間的時候,這人道之氣,便不曾對此做出任何的預警。
“張良,你猜對了。”感受著這人道之氣的安穩,敖丙心頭,亦是一陣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