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翠穀村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周邊村子的人都對翠穀村的發展羨慕不已。
這天,鄰村的村長帶著幾個村乾部來到了翠穀村,想向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取取經。
鄰村村長一見到彼得洛夫就緊緊握住他的手說:“彼得洛夫村長啊,你們村這發展真是太讓人眼饞了,我們村還在愁怎麼讓大夥過上好日子呢,你們可得好好給我們傳授傳授經驗呀。”
彼得洛夫村長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笑著說:“哈哈,啥經驗不經驗的,都是大夥一起努力的結果。咱村就是抓住了一些機會,不斷嘗試新東西,讓村民們都參與進來。”
張技術員在一旁補充道:“是啊,我們先是在農產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做了酒,然後又發展鄉村旅遊,搞了寫生基地和民俗文化節,慢慢就有了現在的樣子。”
鄰村的一個村乾部有些疑惑地問:“那你們剛開始搞這些的時候,村民們都願意配合嗎?我們村就怕村民們不積極,不好開展工作呀。”
彼得洛夫村長點了點頭說:“剛開始確實有一些村民不太理解,但是我們把好處和前景給大家講清楚,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慢慢就都願意參與了。就像我們搞釀酒的時候,先派幾個年輕人去學技術,回來做出好酒,大家一嘗,都覺得不錯,就都積極參與進來了。”
鄰村村長聽了若有所思地說:“嗯,有道理,我們村也有不少年輕人,得把他們發動起來。還有啊,你們這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肯定花了不少錢吧,錢從哪來的呢?”
張技術員回答道:“一部分是我們向鄉裡申請了一些補助,還有一部分是村民們自己湊的,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了村子好,都很願意出錢出力。而且我們也不是一下子就搞很大的項目,都是一點點來,有了收益再繼續投入。”
大家聊得正熱烈的時候,村裡的一位老人走了進來,對彼得洛夫村長說:“村長啊,咱村現在發展得是不錯,可我這心裡還是有點擔心呀。咱村的年輕人都忙著釀酒、搞旅遊、做手工藝品,這地誰來種呀?咱可不能忘了本啊。”
彼得洛夫村長連忙說:“大爺,您說得對,這確實是個問題。我們也在考慮呢,不能讓種地的人越來越少。我們打算成立一個農業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來,用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和設備,提高效率,這樣既不耽誤種地,也能讓年輕人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其他產業。”
張技術員接著說:“對,我們還可以請一些農業專家來給大家培訓,教大家怎麼科學種地,提高產量和質量。”
鄰村的人聽了都紛紛點頭稱讚,鄰村村長說:“你們這想得真周到啊,我們村回去也得好好規劃規劃。”
送走了鄰村的人後,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又開始商量成立農業合作社的具體事宜。
他們召集了村裡的種地能手和一些有經驗的老人,一起討論合作社的章程和管理辦法。
一位種地能手說:“村長,我覺得合作社得有個好的帶頭人,得懂技術、會管理。”
另一位老人說:“是啊,還得公平公正,不能讓大夥吃虧。”
彼得洛夫村長說:“大家說得都對,我們會選一個大家都信任的人來當社長。而且我們會製定詳細的規章製度,保證合作社的運營透明、公平。”
張技術員說:“我們還可以和一些農業企業合作,讓他們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持和銷售渠道,這樣我們的農產品就能賣得更好。”
經過一番討論,農業合作社的籌備工作順利展開。
村裡的年輕人也積極響應,他們表示會在業餘時間幫助合作社乾活,不會讓土地荒廢。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農業合作社終於成立了。
合作社引進了一些新的種植技術和農機具,提高了生產效率。
同時,他們還種植了一些新品種的農作物,如彩色玉米、迷你南瓜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和購買。
一位遊客在參觀農業合作社時,好奇地問:“你們這彩色玉米和普通玉米有啥不一樣呀?”
一位合作社的成員笑著說:“這彩色玉米不僅好看,而且營養更豐富,吃起來口感也更好呢。”
遊客嘗了一口煮熟的彩色玉米,讚不絕口地說:“哎呀,真不錯,我得買點帶回去給家人嘗嘗。”
隨著農業合作社的發展,翠穀村的經濟更加多元化,村民們的收入也進一步提高。
彼得洛夫村長和張技術員看著村子越來越好,心裡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喜歡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