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齊心協力修路和準備產品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兒,給翠穀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轉機。
那天,幾個城裡來的年輕人到鄉下寫生,誤打誤撞來到了翠穀村。
他們一進村,就被這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鄉村氣息吸引住了。
幾個年輕人背著畫架,在村子裡四處轉悠,正好碰到了在果園裡查看果樹情況的王大山。
一個紮著辮子的姑娘好奇地問王大山:“大叔,你們這村子可真美啊,怎麼以前都沒聽說過呀?”
王大山笑著說:“姑娘,我們這翠穀村以前一直忙著搞生產,沒咋對外宣傳,不過現在也正想著把咱村的好東西推廣出去呢。”
姑娘一聽,來了興趣,又問:“那你們這兒都有啥好東西呀?”
王大山便熱情地給他們介紹起了村裡的水果罐頭、林下種植的黨參還有養殖的土雞等產品,還邀請他們去品嘗了一些。
幾個年輕人嘗了之後,都讚不絕口。
那個紮辮子的姑娘說:“大叔,你們這些東西這麼好,應該好好宣傳宣傳呀,現在城裡可流行這種純天然、有鄉土特色的東西呢。”
王大山無奈地說:“姑娘,我們也想宣傳,可不知道咋弄呀,我們這小村子也沒啥經驗。”
這時,一個戴著眼鏡的小夥子說:“大叔,我們是學美術和宣傳相關專業的,我們可以幫你們想想辦法呀。比如說,給你們設計一些好看又有特色的宣傳海報,再寫一些吸引人的宣傳文案,然後幫你們聯係聯係城裡的一些展覽活動,把你們的產品展示出去。”
王大山一聽,眼睛亮了起來,激動地說:“哎呀,那可太好了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要是能這樣,那對我們村的幫助可太大了。”
幾個年輕人說乾就乾,他們在村裡住了下來,開始深入了解翠穀村的方方麵麵,從自然風光到村民的生活,從產品的製作過程到背後的故事。
他們和村民們打成一片,聽老人們講村子的曆史,跟著婦女們學做罐頭、曬黨參,還幫著養殖戶們照顧家禽家畜。
在這個過程中,戴眼鏡的小夥子對王大山說:“大叔,我覺得咱們宣傳的時候,不能光強調產品本身,還得把你們村子的文化、村民的勤勞質樸這些都展現出來,這樣更能吸引人,讓大家感受到這些產品背後的溫度。”
王大山連連點頭說:“對對,你說得太對了,小夥子,我們這村子的故事可多了,都是大家祖祖輩輩的心血呀,要是能讓外麵的人知道,那敢情好。”
經過幾天的努力,年輕人設計出了一套精美的宣傳海報,海報上有翠穀村美麗的山林裡黨參搖曳的畫麵,有村民們在果園裡采摘水果製作罐頭的歡樂場景,還有土雞在山林裡自由自在覓食的樣子,旁邊配上了質樸又感人的文字,介紹著翠穀村的故事和產品的特色。
他們還幫忙寫了詳細的宣傳文案,投遞給了城裡的一些報社和宣傳機構。
沒過多久,城裡的一家報紙就刊登了關於翠穀村的報道,介紹了這個有著豐富物產和淳樸風情的小村子。
這一下,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很多城裡的居民對翠穀村的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來信詢問購買方式,還有一些商家主動聯係王大山,想要合作。
王大山看著這些來信和合作意向,心裡彆提多高興了,他對村民們說:“同誌們,你們看,這就是集體智慧的力量啊。多虧了這幾個熱心的年輕人,給咱們村帶來了這麼大的機遇。咱們可得好好把握,把咱們的產品越做越好,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翠穀村。”
彼得洛夫村長也感慨地說:“是啊,大山,這說明咱們隻要敞開胸懷,接納外麵的新想法、新力量,就能給村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啊。咱們得繼續努力,把這宣傳的事兒做紮實了,讓咱們村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於是,王大山又組織大家,根據年輕人的建議,進一步完善產品的包裝,把那些體現村子文化和故事的元素融入進去。
同時,他安排專人負責回複城裡的來信,對接合作的商家,忙得不亦樂乎。
而那幾個年輕人也沒有就此離開,他們繼續留在村裡,幫著王大山出謀劃策,一起籌備參加城裡的一些農產品展覽活動。
在展覽活動籌備期間,大家一起商量著怎麼布置展位才能更吸引人。
一個村民說:“咱是不是把咱村裡的那些老物件也擺上,讓城裡人看看咱這傳統的鄉村生活呀?”
另一個村民也說:“對對,再弄點咱村民現場製作罐頭、晾曬黨參的展示,肯定有意思。”
王大山聽了,笑著說:“大家這主意都好,咱們就這麼辦,把咱翠穀村最原汁原味的一麵展現給大家,讓他們來了就忘不了咱們的好東西。”
喜歡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