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精心籌備下,翠穀村終於迎來了參加城裡農產品展覽活動的日子。
王大山帶領著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挑著、抬著精心準備的水果罐頭、黨參、土雞等產品,踏上了前往城市的路途。
一路上,王大山看著滿車的貨物,心中既興奮又忐忑。
興奮的是,終於有機會讓翠穀村的產品在大城市裡一展風采,忐忑的是,不知道城裡人會不會真的喜歡這些來自小山村的東西。
到了城裡,展覽活動現場熱鬨非凡,各個地方的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
王大山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展位,便開始緊張地布置起來。
“大山叔,咱們把老物件擺這邊吧,這邊光線好。”
一個年輕人說道。
“行,就聽你的,咱得把咱村的特色都展現出來。”
王大山一邊回答,一邊小心翼翼地擺放著那些承載著翠穀村曆史的老物件。
不一會兒,展位布置好了,原汁原味的鄉村場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城裡人紛紛圍過來,好奇地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東西。
“這是什麼呀?看起來好特彆。”
一個穿著時髦的女士指著黨參問道。
王大山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們翠穀村自己種植的黨參,純天然的,營養價值可高了。”
“喲,真不錯呀,那這土雞呢,也是你們村裡養的?”
一位大爺接著問道。
“對呀,大爺,我們村裡的土雞都是在山林裡自由自在地長大的,肉質鮮美得很呢。”
王大山熱情地回答。
就在大家都在興致勃勃地介紹產品時,突然一個聲音傳來:“你們這小村子的東西,質量能有保證嗎?不會是騙人的吧?”
說話的是一個穿著講究的商人模樣的人。
王大山一聽,心裡頓時一緊,但他還是鎮定地說:“這位同誌,您可彆這麼說呀。我們翠穀村的產品都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我們自己都吃,怎麼會騙人呢?您看,這是我們的種植和養殖過程的照片,還有檢測報告呢。”
說著,王大山拿出了一疊資料遞給那個人。
那個人看了看資料,又看了看產品,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哼,就你們這小地方的東西,能和大工廠生產的比嗎?我看呀,也就是圖個新鮮罷了。”
王大山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他還是強忍著,微笑著說:“同誌,我們翠穀村的產品雖然比不上大工廠的規模,但我們的質量絕對不比他們差。我們都是用心在種植和養殖,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您可以嘗嘗我們的產品,再做評價嘛。”
這時,旁邊的幾個年輕人也紛紛幫腔:“是啊,叔叔,您嘗嘗我們的水果罐頭,可好吃了。”
在大家的勸說下,那個人終於勉強嘗了一口水果罐頭,沒想到,這一口下去,他的臉色立刻變了:“哎呀,這罐頭味道還真不錯呀,比我以前吃的都好吃。”
王大山見狀,連忙說:“哈哈,謝謝您的誇獎呀,我們翠穀村的東西都是純天然的,沒有添加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味道才好呢。”
那個人點了點頭,說:“嗯,不錯不錯,你們這小村子還真有兩下子。這樣吧,我先訂一批貨,回去試試,如果賣得好,我再和你們長期合作。”
王大山一聽,高興得連忙說:“那太好了呀,謝謝您的信任,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就這樣,在王大山和村民們的努力下,翠穀村在展覽活動上收獲了不少訂單和合作意向。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於訂單突然增加,村裡的生產和運輸能力又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王大山看著手中的訂單,皺起了眉頭,對村民們說:“同誌們,咱們這次展覽活動雖然很成功,但現在又麵臨著新的問題呀,訂單太多了,我們的生產和運輸能力跟不上,這可怎麼辦呢?”
一個村民說:“大山呀,咱們可以再招一些人來幫忙生產呀,村裡還有不少閒置的勞動力呢。”
王大山點了點頭,說:“嗯,這倒是個辦法,但我們還得考慮運輸的問題呀,這麼多貨,咱們的路還沒修好,運輸起來很不方便呀。”
另一個村民說:“那我們可以先找一些馬車來幫忙運輸呀,雖然慢點,但總比沒有強。”
王大山沉思了片刻,說:“馬車也不是長久之計呀,我們還是得加快修路的進度,爭取早日把路修好。”
於是,王大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一邊組織村民們擴大生產,一邊督促修路的工程加快進度。
在這個過程中,王大山還遇到了一些技術上的難題,比如黨參的種植技術需要進一步提高,水果罐頭的生產工藝也需要改進等。
王大山沒有退縮,他帶著問題找到了農業大學的教授和罐頭廠的技術員,向他們請教。
在專家們的幫助下,王大山逐漸解決了這些問題,翠穀村的生產和運輸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喜歡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罩著傻柱,誰敢反對?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