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有出息是好事情。
考上名牌大學不管是在誰家裡都不能是一件壞事,偏偏這對梁家來說確實稱不上一件好事。
梁智勇年輕的時候彆人可憐他老婆跑了,人到中年隔壁鄰居們因為他女兒考上大學的事,又舊事重提。
說起他的前妻。
餘柔溪。
曾經撕破臉皮,如今卻也不鬨得太難看,再相逢再相見,梁智勇甚至有些局促。
見麵前總以為自己是比對方幸福的,他梁智勇兒女雙全,又有賢惠妻子,家庭和睦。
餘柔溪這些年都在為旁人的家庭服務,而她自己一直沒有一個家。
相見時,表麵上可以過得去。
餘柔溪離開後的日子其實過得不錯,不清楚她是不是裝出來的,但看上去比同齡人要年輕。早些年的偏激、倔強被時間磨平,能夠十分淡然相處。
離婚後,梁智勇沒見過餘柔溪幾次。
作為兩人的女兒,梁瑜被父親忽視。梁瑜跟父親相處的時間也不夠長,更多的時間與奶奶相處,但祖孫兩人之間的代溝太大,觀念總有衝突。
奶奶在梁瑜去江城念書後才發現孫女是這樣的叛逆,完全沒跟家裡打商量,去那樣遠的地方。
成長讓梁瑜在奶奶打聽她在海城做了什麼,很直白問餘柔溪是否給她錢的時候,沒有多大的反應。
奶奶說
“餘柔溪是你媽,就應該養你。”
“她就你一個孩子。”
“她的錢不給你花給誰花?”
奶奶不需要梁瑜說話,
“那女的自己很會花錢,哪裡有她那樣當媽的,就沒見過當媽當的那麼輕鬆的。”
在金錢上餘柔溪沒有虧待過梁瑜,雖說不能夠支持她大手大腳,但絕對是達到平均水準線上的。
步入了大學,梁瑜就會察覺到自己沒有多糟糕。
過去她對自己的那些安慰都成了現實,甚至她比自己安慰假設中的更好。
熬過高中的三年,就真沒有多少苦日子可言,見識過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許多人是在網絡上見識到無法彌補的鴻溝,那種差距、比較已經讓許多人感受到不幸福。而梁瑜接觸到的是身邊的人,梁瑜的感觸隻會比旁的人更深。
突然間想起,梁瑜竟有幾分佩服過去的自己。
能夠從過去走到現在,她也沒有很容易。
孫女買來的新衣服,奶奶是喜歡的,嘴巴上說著浪費錢,卻是恨不得馬上穿著新衣服出去溜達。
小輩送的禮物足夠長輩開心許久,是值得在老夥伴們麵前炫耀的。
梁瑜回到老家過年,梁智勇一家也從城裡到鄉下,到底是鄉下更熱鬨一些。老家梁瑜連一間自己的房間也沒有了,要跟奶奶睡在一個房間裡,至於她之前的房間成了弟弟的。
跟奶奶住在一起這件事,梁瑜並沒很在意,那張小鐵床是很多年前的單人床。
有一張屬於自己的床也還好。
梁瑜沒有去在意沒有自己的房間這件事,因為這一點她曾介意過,在不被選擇後,她總是不敢再說自己有期待。
不是再也沒有過期待,隻是不再敢說自己有過期待。
當梁智勇能去買學區房不能夠為她花一點錢送進好一點的重點高中的時候,梁瑜就不得不麵對自己在這個家裡麵的地位。
可是家裡麵的其他人並不覺得梁瑜應該記得這一點,梁瑜曾經提起過一次,就成了後來關係和緩時候,他們言語間不經意出現的一句“記仇”。
“記仇”聽著像玩笑話,實則不然。
跟人說一次道理,是因為委屈。
但跟人說不清道理,就懶得去辯解。
不是梁瑜沒有嘴,而是她不再將對方的話聽進去,不去在這個點上爭辯,而是在下一個合適的時機,也跟他們那樣開一個不合時宜的玩笑。
讓其他人當破防的那一個。
梁智勇還會帶著弟弟妹妹去電影院看動漫電影,梁瑜想起第一次踏進電影院的自己覺得那些人實在是“潮流”,當初的電影內容梁瑜早已不記得,隻記得那天之後她內心升起了一抹驕傲,少去了一份惶恐。
雖說那種惶恐是後知後覺的,後知後覺於自己竟然在那天之前未踏進過電影院。
當時的電影票並不貴,二十來塊錢,絕對不超過三十塊錢。
其實梁瑜不是拿不出二三十塊錢,隻那並不是二三十的事情,人對自己未曾經曆過的抱有恐慌也尋常。
他們一家人出動看電影,由梁智勇開車,其實車上還坐得下一個梁瑜,但她已經過了看動畫電影的年紀,最主要的是她的參與會讓氛圍變得尷尬。
梁瑜內心吐槽他們平日裡還沒有相處夠麼,難得的相處也要這樣涇渭分明將她排除在外。
在老家梁瑜能夠參與的娛樂活動是不一定夠能把人湊齊的一塊錢的撲克。
有的同齡人早早外出打工,不跟他們湊這一塊錢的撲克或者是麻將,還有個結婚的要等小孩子休息再出門。平日裡在外麵上班,小孩丟在家裡給爸媽帶,放假回家爸媽就想放個假,讓她自己多帶帶小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