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初夏,利尼維亞已經進入了多雨水的季節。
但隨著聯軍一部穿插進入銀像森林,即使一陣細雨後的利尼維亞再美,複仇軍也沒有多少心情來欣賞這份淡雅。
深入利尼維亞腹地的瓦盧斯兵團此刻成了被切斷退路、且完全暴露側背的孤軍,隻要他們向前的攻擊稍有不順,便會立刻陷入重重包圍的絕境。
而執行封鎖任務的賽多爾兵團,也麵臨著後方隨時可能出現的襲擊。
由此連帶的後果,還有維魯克麾下的複仇軍主力也被大大分散和削弱了:應該牽製利尼維亞人的兩個兵團,卻反被聯軍隻用不到一半的兵力給拖住。
原本希望通過多條戰線牽製聯軍軍力的部署,現在反倒成了讓複仇軍自己分散精力的累贅。
或許奧利不擅長大兵團作戰,但她依然幾乎憑一己之力再次為利尼維亞人爭取到了翻盤的機會
雖然聯軍的這次襲擊非常巧妙,但瓦盧斯也自知若是因此壞了黑魔王的大事,這絕不是可以讓他免受責罰的借口。
在複仇軍中,任何一位執掌一個兵團的軍官,都經過數次考核的精心挑選並被黑魔王寄予厚望。
哪怕是出於個人榮譽,瓦盧斯也需要向他的陛下證明他是值得培養的將才,不是被丟在壇子裡發黴的醬菜。
在瓦盧斯看來,他的部隊敗於聯軍主要是緣於那些飛在天上的獅鷲。
但銀像森林裡遍布著上百尺的高大橡樹,這些活過數百個春秋的老樹,將它們濃密的樹冠交織成一張遮天蔽日的大網。
樹冠下的空間相比廣闊的天空低矮局促,不利於獅鷲們在空中機動;而樹冠之上朝下望去則隻有一片繁茂的翠綠。
無法升空的獅鷲,就隻是更強壯、更迅猛的戰馬而已。
遭遇戰中聯軍沒有使用魔法攻擊,表明他們魔法師數量緊缺,火炮也不擅長在狹小密集的空間裡提供支援。
所以瓦盧斯決定冒險進入銀像森林剿滅“敵寇”。
或許,在他看來,這大概也算不上什麼真正的冒險。
複仇軍準備進入叢林的消息完全在奧利的預料之內,隻是她沒有想到敵人會如此著急。
奧利本以為南北兩路的複仇軍,會形成合力來拔掉她這顆“釘子”。
畢竟從之前的作戰情報來看,複仇軍向來是以友軍間配合的高度默契而取得優勢的。
不僅僅是同一支部隊的不同部分,甚至是互不相屬的兩支部隊,也能比聯軍配合得更加默契。
雖然奧利也很不想承認這一點,但從黑魔王在瓦拉杜勒的所作所為來看,他讓獸人、人類以及其他部族罕見地放下隔閡和仇恨——用合作的方式來實現利益最大化,用對未來的期許來填補過去的憎恨。
但這麼做,確實令看上去一盤散沙的複仇軍,在事實上比利尼維亞人和精靈還要團結。
起碼複仇軍的領袖們,彼此之間不會像利尼維亞的領主們一樣互相扯皮。
然而這一次卻不知怎得,南北兩路複仇軍即使已經命運相關,卻還是不肯形成更緊密的配合。
奧利懷疑其中有詐,派出了更多的斥候去北麵探查,仔細地搜索任何一處可能布設伏兵的險要之地。
同時出於謹慎,她在南麵也主動退讓暫避鋒芒,順便尋找更適合機動的戰場。
在確認北麵的賽多爾兵團依然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而繼續執行著他們原定的封鎖任務之後,奧利終於下定決心先解決掉南邊的這個瓦盧斯。
興許是接連不斷的勝利,讓複仇軍從上到下都有些過於狂妄了;也可能隻是那位名叫瓦盧斯的複仇軍指揮官個人輕率的戰鬥風格。
與奧利的謹小慎微相比,複仇軍的進攻則要果斷且迅猛得多。
即使地圖在森林裡已經完全失去了定位的作用,但複仇軍仍然以三到五人組成的戰鬥小組向森林深處進發。
一旦奧利的部隊被發現,便會被緊緊咬住,然後呼叫煉獄法師前來增援。
這樣的策略一開始讓奧利折損了不少人手,因為在密林之中,即使精靈部隊裡有幾位能夠與樹對話的德魯伊,想要完全確定每名士兵的位置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更何況奧利還將自己的部隊分成幾處,散布在複仇軍前麵的各個方向,使他們難以摸清自己的動向和具體人數。
處理各個營地之間的聯係已經占據了奧利手下通訊部隊的大部分時間,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那些落在後麵,或是離大部隊太遠的小隊,自然也不可能在複仇軍殲滅前及時支援。
不過隨著雙方在銀像森林中越走越深,複仇軍的招數便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好使了。
煉獄法師的襲擊會引發森林大火,而烈火和濃煙會形成阻礙他們繼續追擊的隔離帶,反而幫助了精靈脫離複仇軍的追擊。
另外,每次複仇軍發現目標時,都會集中更多的兵力。
但在這種沒有任何開闊地的森林中,更多的士兵意味著疏散起來更加困難,以及更多的士兵因無法及時逃脫而被火災吞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