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著於德懷的問題,楊廣也不避諱了,直截了當的說:“之前收到了線報,突厥可能進犯朔州,所以我與衛王叔前來朔州領防。”
於德懷沉聲問:“何不早日告知我等,安置朔州百姓,免受突厥侵襲。”
麵對其質問,楊廣回道:“本王到突厥才幾日?朔州百姓如此多人,如何能妥善安置到關內?還有來之前碰到了一葉檀佛國,我不信任你們,事實也擺在麵前。”
於德懷無話可說,哀歎一聲:“我於德懷,為朝廷守衛邊關幾十年,沒曾死在戰場上,撿著條命想要多殺幾個突厥惡徒,沒想到晚節不保,縱容手下作出此等事情。”
不用楊廣等人說什麼,現在於德懷自有懊悔的心思。
“於將軍懊悔無用,若真有心有報國,就在此處你們二位給本王出謀劃策,調兵遣將,打贏了突厥自當有賞賜,你們也算是自證清白,至於高懷榮,留個好名聲吧。”
楊廣這話一出,於德懷那滿是懊悔的眼神中忽然就閃現出了不一樣的神色,他理解了楊廣的話,隻要幫他打贏了這一仗,高懷榮這件事情或許能壓下來,至少不用背著罵名,這事情皇帝知不知道還不是楊廣一句話的事情?
“末將領命。”
之前還不服氣的兩人,此次自己主動卸甲,站到了戰術沙盤的旁邊研究了起來。
於德懷說:“晉王殿下,突厥人昨日一戰,末將雖然沒有親身參與,但是聽軍報便知道其損失極其的慘重,今日必然發動更猛烈的攻擊,而且今日若能擋下,或明日之戰突厥人就不會突然進攻了,因為受阻之後敵軍士氣必然低迷,按照微臣對突厥人的了解,他們會在城下叫囂要求將領出戰,相信衛王殿下會有好的安排。”
楊廣點點頭,這也是這年代常用的作戰方式,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裡麵寫的也都是這個套路,讓主將先打,雙方單挑,如果能斬首對方主將,對方必然士氣低迷,甚至直接投降,如果不應戰就是慫包,除非伱有諸葛亮空城計一樣讓人罵祖宗十八代而麵不改色的本事,不然肯定要忍不住的。
讓人在城門下叫罵彆被人揍一頓還傷士氣。
突厥人不講武德,先兵後禮,他們非常了解如何和大隋作戰,先試試看一鼓作氣勢如虎狼之師,不行再和你按規矩來。
“那你可有好的應對之策?”
“突厥人短時間內集結兵力,他們的後勤補給一定跟不上,我們最好的方案就是拖,今日若主將出戰能贏,今日突厥之攻勢就偃旗息鼓,而後我們使一千騎兵繞道攻其後方毀其糧草,可讓他們軍心大亂。”
楊廣微微皺眉:“不擔心突厥人沒了糧草破釜沉舟?”
“殿下,突厥人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的將士們往往是各個部落彙合在一起,本就不齊心,打勝仗的時候還好說,打敗仗了就人心惶惶,而且據微臣所知,他們的內部現在本來就不和諧。”
恰好此時秦瓊帶著周武一起前來求見,聽到了於德懷的話,秦瓊當即說:“晉王殿下,還請讓我領兵出戰奇襲敵方糧草營地。”
“暫時不行,我們現在還沒探明敵方糧草所在之處,怎麼可能貿然出擊,等到斥候探查到了位置,確定好了方案再去。”
“屆時還請讓末將前去,末將不想他們都在打突厥,我卻在關內。”
秦瓊似乎對於給他的安排有些氣不過,意氣風發的少年,當然想要領兵作戰。
邊上的周武也說:“晉王殿下,我願做副手。”
兩人都太年輕了,楊廣有些猶豫:“等到情況確定了再說。”
周武馬上說:“晉王殿下,我對周邊熟悉的很,我為斥候,為殿下去探明地方糧草庫所在之處吧。”
考慮到周武對這一帶的熟悉情況,楊廣點了點頭說:“你帶一小隊人馬去吧,找到敵方的糧草所在之處,注意安全。”
楊廣這就給了周武一支五人的隊伍,斥候小隊人不用多。
周武並未停留,當即出發。
於此同時朔州城今日的一戰打的膠著萬分。
突厥人依舊在對朔州城發動猛攻,遭遇到大隋軍隊頑強抵抗。
死亡和破壞遍布整個戰場,一片狼藉,城門前那片開闊平坦的地帶,血肉遍地,殘破的刀劍讓這片土地滿目的瘡痍,本就不高的城牆下積滿了屍體,有人的有馬的,現在順著這些屍體就可以衝上城牆。
此時的主戰場是城牆之上,拚殺的是刀光劍影,打的昏天暗地,眼看著突厥就要突破城牆了,但是大隋的軍隊也不是吃素的,將士們拿著刀劍不斷的反抗,至少到目前為止地上的屍體突厥人要多於大隋人。
這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一場無法接受的消耗戰,但是雙方卻也不得不這麼做,誰先退縮了便是輸了。
戰況如此膠著之時,一隊騎兵從側方殺入,是來護兒帶領的騎兵隊,而在騎兵隊之前幾百米一騎當先的卻是高懷榮。
高懷榮此時仿佛殺紅了眼一般獨自一人,高舉著刀衝向突厥軍隊:“殺!”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