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
這已經是孫誌高第三次參加大朝會啦。
雖然……
此次朝會同上次相比,他的位置沒有多少變化。
可是,其中的意義卻是大不相同。
如今,憑借著印稅的舉措,解決了朝廷的財政危機。
雖然依舊是五品官職,可現在的孫誌高可以說,那是貨真價實官家麵前的紅人。
就連那些三品大元見了麵,也不敢心聲怠慢。
“孫愛卿!”
“不知?這印稅的推廣如何了啊?”
大朝會上。
按照道理來講都是從上到下,依照官職的品級上書。
雖然這不是明確的規定。
可卻是所有人,包括仁宗都默認的潛規則。
可現在……
剛剛上朝,甚至一旁的掌印太監,都還沒有開口走流程。
仁宗已經迫不及待了。
這其中意味著什麼?
不言而喻。
當場,許多官員的眼睛都微微眯了起來,對於投去了不同的目光。
“回官家!”
“……”
“……”
“印稅的推廣很是順利,單單是在汴京當中,收上來的印稅就有30萬貫。”
“等到將來鋪展開來,必定會朝廷帶來一項可觀的收入。”
孫誌高同樣心中意外。
不過,卻沒有絲毫猶豫,將這一個月來印稅的推廣情況。
全都和盤托出。
雖然……
具體工作都是王安石乾的,可賬目還有成果孫誌高都會親自把關。
向仁宗彙報的時候,絲毫沒有障礙。
“好!”
“好啊!”
“愛卿!”
“這件事你辦的不錯,想要什麼獎賞啊?”
聽說印稅取得了顯著成效,仁宗自然是交口稱讚。
“官家!”
“臣乃當朝進士,天子門生,為官家分憂,為朝廷效力,乃是分內之事。”
“況且,官家對微臣多次提拔,已經是皇恩浩蕩。”
“微臣心中有愧,不敢討賞。”
麵對仁宗的詢問,孫誌高眉頭一皺。
仁宗這樣開口問?
到底是想給賞賜,還是不想給賞賜?
最種,孫誌高得出結論,仁宗這老登應該是不想給賞賜的。
不然,直接給就是了,還需要問嗎?
當即,就是一番慷慨陳詞。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