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日漸轉暖,雪水滲到土壤裡,讓整個土壤變得鬆散,挖起來也輕鬆一些。
陳東先用木樁子圈出一塊地,麵積不大,約莫著20平米左右。
麵積雖然不大,但地基坑很深,下挖了足足四米。
這算得上是妥妥的體力活,挖得陳東那叫一個腰酸背痛。
基坑之所以挖這麼深,是因為陳東要做半臥式地下室。
這是一種屬於原始部落的建造方式。
整個建築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埋在地下的,隻在上麵留下幾個孔洞,既能做了望哨,又能做通風口。
這是原始人最開始抵禦野獸的,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已漸漸被淘汰。
可事實證明,越是原始的東西,往往越好用。
半臥式的地下室對防潮的要求很大。
陳東挖好基坑以後,先撿了一些木柴和枯草,放在坑裡燒了幾個小時,先把表麵的潮氣蒸發出來。
上次在山上撿回來的石灰岩還有,借著這把火,把石灰岩燒成石灰。
等到火熄滅了,石灰也差不多燒好了。
除潮一結束,陳東趕緊把大小不一的石板鋪好。
草木灰和粗細不一的石灰摻在一起,再和成泥,這就是最基本的地磚。
有了這一層處理,基本可以杜絕反潮這件事。
隨之而來的是熏肉房的主體材料。
按常規來講,主體材料肯定是磚瓦結構。
不過,陳東考慮到一件致命的問題。
熏肉房屬於常年高溫,而現在的技術隻能做出泥磚,時間久了肯定會風化。
晴天還好說,萬一碰到雨雪天,外冷內熱,熏肉房肯定不安全。
所以,隻能選擇木頭結構。
陳東趕緊鑽到山上,先伐了幾棵比較粗的鬆樹,又將其分成幾段。
回到地下室,陳東把分割好的木頭斜吊在柴窯上麵。
下麵的柴窯一加熱,鬆樹內部的油脂就會漸漸析出,一直流淌到泥鍋裡。
這是個漫長的工程,除了等,沒有彆的辦法。
趁著這個時間,陳東從山上弄來幾棵白樺木。
白樺木去皮,放在火上充分碳化。
高溫在消除水分的同時,還能殺死蟲卵,防止木頭從內部腐爛。
陳東不斷控製火候,既保證火不會熄滅,又不會把木燒著。
這一次,陳東選擇整根碳化。
直到整根木頭變得漆黑,陳東才將其放到陰涼處自然冷卻。
而在這時,鬆樹的油脂也被烤出來許多。
這東西必須趁熱刷,否則會凝成一團。
之前做衣服的皮毛還剩下一些,陳東割下一些毛,借著鬆樹油粘在木棍上,做成一個簡易的毛刷。
剩下的事就很簡單了,隻需要把鬆樹油均勻地塗抹在碳化的原木上,這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此一來,徹底杜絕了木頭被蟲蛀和腐爛的風險。
塗好鬆樹油的木頭黑亮黑亮的,散發著鬆樹油特有的香味。
處理好八根木頭,熏肉房的主體結構就算完成了。
轉天。
陳東又找來一些胳膊粗的木頭,仔仔細細地把四周搭建好。
這種半臥式的地下室,最重要的部分是屋頂。
陳東把房頂搭建成斜坡狀,又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開了一個窗。
無論風向如何,都可以保證熏肉房內空氣穩定,不會出現亂竄的情況。
因為房頂是在地表露出,陳東必須考慮安全的問題。
……
喜歡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請大家收藏: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