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似的沙子平鋪在地麵。
隊上已經生鏽的犁耙被磨的鋥亮,陽光一照,反光都有些刺眼。
犁耙還回去的時候,隊長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陳東把犁耙弄的這麼亮,看著就銳利不少。
可讓他犯愁的是,現在壓根沒人乾活,磨的鋥亮又能咋樣?
更讓他想不通的是,陳東好端端的為啥要磨犁耙?
他哪知道,這是最原始提取鐵元素的技術,沙磨法。
沒錯,就是字麵意思。
把生鏽的鐵器放在沙子裡反複摩擦,就能得到一些金屬元素。
而後。
陳東用黃泥塑了一個長方形的模具,又用木條把四周圍上。
一切準備就緒,陳東把沙子填進熔煉爐。
周晴在一旁都看傻了。
陳東這是要烤沙子?
沒錯。
陳東就是要燒沙子。
沙子裡的二氧化矽是製作玻璃的主要原料。
有了玻璃,陳東就能建陽光房,從而打造一個可控製的生態圈。
甭管外麵是旱是澇,都能讓自己的農作物正常生長。
不過,二氧化矽的燃點在1700°左右,比鐵還要高!
以現在的技術手段,肯定做不到。
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入高純度石灰,能迅速降低二氧化矽的熔點。
隻要能降低在1300度左右,陳東就有辦法把玻璃做出來!
玻璃窯開始工作,煉鐵窯也要動起來。
為了減少玻璃中的氣泡產生,從而更好的增加透光性,必須把玻璃液充分攪拌。
而這就需要一根特製的空心管。
鐵管長約一米,內外兩層,而且要一體成型,否則不耐用。
對於這種東西,隻能選擇澆鑄法。
……
在高溫的作用下,沙子漸漸從固體變成金黃色的液體。
有了石灰岩的參與,二氧化矽的熔點被降低不少。
隨著溫度持續增加,金黃的液體漸漸變成棗紅。
時候到了!
陳東把木頭打濕,又綁在攪動棒的尾端,免得把手燙壞。
燒好的玻璃像巨大的麥芽糖,每次攪動都需要用儘渾身力氣。
粘稠的玻璃液在攪拌中漸漸成型,空氣也最大限度的排出去。
陳東趕緊挑起一點玻璃液,放進提前製作好的模具中。
玻璃液和鐵水不同。
這東西更像是半固體,粘性非常大,放進去的瞬間,必須馬上壓平,否則要不了多久就會凝成一團。
陳東手裡唯一能代替壓板的工具就是鐵鍁。
待到溫度稍微降低一些,陳東立馬用鐵鍁壓上去。
鐵鍁碰到玻璃液的一瞬間,陳東明顯覺得鐵鍁在變軟。
鐵的熔點在1300度左右,這玻璃液現在至少有1500度。
必須加快速度,否則鐵鍁堅持不了太久!
陳東用最快的速度把玻璃液壓平,但玻璃幾乎沒有透光性,模糊的像是圖了漿糊。
就目前這個階段來說,形狀平正,沒有明顯凹凸起伏,這就算是合格。
轉頭,陳東抄起鐵鍁,把剩下的乾沙撲在上麵,形成一個厚厚的沙堆。
每間隔半個小時,就把沙子鏟出來一些,直到最後剩下薄薄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