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為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王偉江打開一個個塑料袋,烤鴨、鵝頸、豬頭肉、鹵牛肉、油炸花生米等香味四溢的美味佳肴呈現出來時,“三位,我們四人今晚來場豪飲,煮酒論英雄,不醉不歸如何。”
“王委員,你這是有備而來啊,但你備的是真誠真心,把自己看得和我們是一樣的人,沒有等級沒有距離,今晚我就是舍下這條老命也要陪你豪飲。”
老支書豪爽地說。
“王委員,你來到我們村既是領導又是客人,理應我們招待你,你倒好自帶酒菜來,這不是馬蹄靴倒穿了嘛。”
李乃民歉意道。
“什麼你的我的,你有這種想法證明你還是把我當外人,煙酒不分家,喝酒也是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古語不是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為什麼千杯少?因為是交心的知己,不設防的致友,所以可以開懷暢飲,把酒言歡;為什麼半句多?因為感情淡漠,關係疏遠,見都不想見的人到一起能傾心相談,歡顏暢敘嗎?”
“說的精彩,句句都在點子上,沒想到王委員年紀輕輕就能把人世間看得這麼明白和透徹,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宋會計誇讚道。
“哈哈,承蒙宋會計誇獎,哪有你說得那麼好,我隻是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現在的我隻想和你們喝酒交心,和你們先做朋友後再共謀李窯村發展之道,儘我的真誠和綿薄之力,來舉杯見底。”
王偉江說完端起酒杯一口乾掉。
“小王委員,人間最珍貴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說句心裡話,我們李窯村在鄉領導心中就是後娘養的,他們不僅嫌棄,見了我們就像見了瘟疫一樣都躲著走。”
老書記搖頭歎息道。
“他們為什麼要躲著你們,是因為他們心中有愧,做了對不起你們的虧心事,他們之所以躲你們,是因為怕你們,怕你們提出合理的訴求他們無法麵對,否則天下哪有人民公仆怕人民的道理。”
王偉江說。
老支書一拍大腿,豎起大拇指道,“小王委員,還是你看得透,分析的有道理,古語說: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他們就是做了虧心事才躲我們的,哎!
我心中有愧啊,人們常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支部書記雖然是最小的官,但是我在任上扒的引淮河,斷了全村交通沒有把橋建成,我對不起全村1千多名父老鄉親。”
老支書眼眶濕潤地說。
“叔,你儘力了,沒有人怪你你就不要自責了。”
李乃民道。
“老書記,乃民說的對,你不要自責,無論是當時的你和現在乃民跟我都是人微言輕,縱使我們有一腔熱血和急切願望也沒辦法把引淮河大橋建起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還是等待來日吧。”
“還有希望?”
老支書、宋會計、李乃民都向王偉江投來急切期盼的眼神。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以德為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