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小瀾星突然有這麼個舉動。
軒轅靖定下了明年春天開一次恩科,至於之後是三年一開,還是繼續開恩科,得視具體情況而定。但這也就意味著,要吸納新人入朝為官,最早也得等到明年春天了。
今年,朝廷還得從各處抽調舊有官員,像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般,縫縫補補,先把眼前亟待解決的事情處理妥當。
缺人的狀況已然嚴重到,軒轅靖都不得不放寬用人標準,現實的困境著實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處事原則。
小瀾星表示要自己培養可用之人,挑選的都是些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她想做的事情就得一直拖到自己長大成人之後才能開始。
她並非沒有條件去做,隻是心裡清楚自家親爹正為缺人發愁。
可當前的進度實在太慢了。
特殊時期就得采用特殊的辦法,所以小瀾星打算刺激一下民間的那些人。彆的暫且不說,先把真正能做事的人挖掘出來。
軒轅靖聽完小姑娘的想法,陷入沉思,隨後問道:“你選擇張大牛,是因為他出身普通嗎?”
小瀾星用力地點點頭,說道:“對呀!”
正因為張大牛隻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出身。到了張大牛這一代,雖說家裡出了個當兵的,又有個與商業沾邊的,但要是沒什麼意外,往後他們一家子還是會回歸田地,繼續當農民。
大燕如今人口最多的群體是什麼?
是農民。
主要原因在於,大燕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實行租傭調製、兩稅法等賦稅製度,這些製度主要依據土地和人口來征稅。這就使得人們格外重視土地耕種,將土地視為生存的根本,進而穩固了龐大的農民群體數量。
再者,大燕目前城市的容納能力有限,商業、手工業等行業規模較小,無法吸納大量人口,城市居民數量遠遠少於農村的農民數量。
農民就一定比其他人愚笨嗎?
當然不是。
人口基數大,自然有其好處。很多人並非腦子不聰明,隻是缺少一個機會。
一個接受教育的機會,一個開動腦筋的機會……
小瀾星如今所求的,並非那些聰明絕頂、智謀超凡的人,她的要求其實很低——能乾活、肯乾活、會乾活,並且聽話。
這樣的人好找嗎?
說好找也不好找。
小瀾星說道:“給張大牛一個機會,讓他出名,讓他一步登天。其他人聽說了,或許會嗤之以鼻,但總歸會有人羨慕、眼紅,會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如此。”
小瀾星又接著說:“那些瞧不上我這邊路子的人,也不會來湊熱鬨,倒也省了我的麻煩。”
“爹爹,你覺得我這主意怎麼樣?”
歪招自有歪招的好處,隻要用對了方法,能找到合適的人,就算劍走偏鋒又有何妨?
軒轅靖回應道:“你想試試的話,那就安排下去吧。爹爹會讓人在京城附近散播相關言論。不過,張大牛這個人還是得仔細調查一番,得防著是不是有人故意把他送到你手裡。”
“那應該不可能,我也是突發奇想。”小瀾星嘴上這麼說,卻也沒有拒絕軒轅靖的提議,“那爹爹你幫我查查吧,等之後的人徹底確定下來,我會給你一份名單。”
軒轅靖笑著問道:“你就這麼肯定,會有人主動找上門來?”
小瀾星笑著回答:“不是主動找上門,是我打算先培養張大牛幾天,然後讓他出麵,幫我去周邊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