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殿試題目很難,不少人答題不全,甚至有幾人胡編亂寫,被氣急敗壞的宋煦等人,讓侍衛給架了出去,最後考卷隻留下二百三十八份試卷,彙聚在宋煦麵前。
看著桌案上的考卷,宋煦蹙眉沉思。
這次考題是他出的,但真正說到點子上的人不多,王行之寫得最好,但有呂大防作祟,沒得滿分。
所以,此次殿試,隻有王行之得到九分。
大名府呂光陽,得了八分。
婺州陳雲得了七分,宗澤得了六分。
其他人全部在六分以下,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大宋開國以來,曆代科舉,成績最差的一屆。
“罷了,這次科舉,能出王行之一人,已是幸事。”
沉思許久,宋煦將三人一一排位,王行之、呂光陽、陳雲三人位列三鼎甲。
除卻王行之三人,四分以上的舉子共有一百零九人,全部取士二甲。
剩下的一百二十六人,全部賜三甲同進士出身。
……
“草擬,發榜!”
宋煦將排名定好,放進桌上的玉盤當中。
老太監上前,端起盤子來到高太後麵前。
“就按官家的意思。”
高太後淡淡的瞥了眼,隨手打發了老太監。
呂大防麵色一白,此刻他感到背脊發涼,身子無比的鬆軟,這一瞬間,他一下又蒼老了許多。
蘇轍與右側老者對視一眼,一言不發的坐在原位。
諾——
老太監躬身,抬著盤子交給侍讀學士蔡卞。
“想不到這小子居然是狀元郎。”
蔡卞看到王行之的卷子排在第一位,心底一陣震撼,這次的題目有多難,他作為王安石的女婿一清二楚,卻不曾想王行之居然能高中榜首。
“看來得找個時間,與這小子見見麵了。”蔡卞暗下決定,隨後按照順序,草擬皇榜。
宋煦端坐在龍坐上說,“眾卿,今日過後,爾等便入了我大宋朝廷,朕希望眾卿萬事以我朝為主,不要讓朕失望。”
“謝陛下。”
一眾新晉的進士們,抬頭挺胸,鬥誌昂揚的向宋煦施禮。
宋煦揮手“去吧!今夜朕會在集英殿設宴,為眾卿慶賀。”
“謝陛下。”
眾人行大禮,所有舉子都喜形於色,激動的跟著看太監離開大慶殿,向東華門走去。
很快,眾人來到東華門,看太監一甩拂塵,侍衛打開東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