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龍門所城的各種事項,大軍帶從龍城搜刮來的物資繼續往西。
“陛下,大喜啊!”
黃宗羲興衝衝地跑了過來,行禮之後叫道:“陛下,龍城治下的萬全衛所發現大量煤炭,我們可以在這裡開礦了!”
朱由校嘴角不受控製地往上揚
龍城土地貧瘠,根本養不起龍城的所有百姓,朱由校一直在頭痛這個問題,常言道無事生非,哪怕自己有足夠的糧食把他們養起來,可沒事乾總是不行的。
忽然聽到這裡煤炭,那隻要建礦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百姓的衣食,這怎麼不讓朱由校開心。
“太好了!”
朱由校道:“迅速組織人手建礦。那個黃宗羲,你看能不能把軌道修建到龍城?”
黃宗羲一愣,他隻關注到了煤炭卻沒注意到運輸,陛下忽然發問,倒令黃宗羲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陛下,龍城距離京城約三百裡,臣計算過了,現在築一裡軌道需銀百兩,這三百裡路大約要三萬銀啊!”
朱由校見黃宗羲麵露難色,笑道:“黃大人,你不必太在意賺錢。軌道這個玩意日行百裡,運輸量又大。如果能將宣府,大同等軍鎮全部用軌道連接起來,那麼我大明北境將會安如泰山。區區三萬銀而已,你儘管去做。”
黃宗羲也笑了:自己老是考慮經濟效益,卻忘記了軌道的軍事作用。如果真能將宣大和北京用軌道連接起來,那麼蒙古再無南下的機會。
“臣明白了,回頭就去安排。”
黃宗羲聲音停頓了一下:“正好龍城有許多罪人,那也省得拉回京城了,直接讓他們在軌道上做事吧!還有,宋應星的皇家農場已經搞定了土豆和番薯。土豆畝產七百斤,番薯畝產六百斤,比尋常作物足足多了一倍有餘。陛下聖明,大明有福了!”
朱由校急忙上前兩步,盯著黃宗羲道:“才區區增產一倍?”
黃宗羲有點無奈,“陛下,能增產一倍已經很好了。特彆是土豆耐寒抗凍,又不怎麼需要管理。實在是北方農民的福音啊!”
朱由校略有點不爽―――後世不是說土豆能產千斤甚至幾千斤的嗎?才區區六七百斤,差點意思啊!
黃宗羲道:“陛下,土豆和番薯是新作物,我們對它們還不熟悉,待耕種個兩年,想必宋應星大人一定能找到增產之法。”
朱由校擺擺手,道:“這些事情你上點心。民以食為天啊,如果各個地方都能保證吃食,那才是大臣的最高功勳!”
黃宗羲道:“臣等明白,陛下實在是宅心仁厚啊!那個。”
朱由校見黃宗羲吞吞吐吐,笑罵道:“又有何事?”
“是這樣的!”
黃宗羲道:“北京城的各個作坊,生意興隆,日進鬥金。再加上軌道威力初顯,各地物資的流轉效率大大提升。那些商人們也不是傻子,他們看見蒸汽機車一次拉幾萬斤的東西還跑得飛快,再看馬匹毛驢運輸,實在是不能比較。作商人的,都知道時間的寶貴,所以——”
朱由校見黃宗羲又在裝模作樣,笑罵道:“有什麼儘管說!”
黃宗羲從懷裡掏出一張名單:“這些商人與我們合作有些時間了,俱是忠君愛國之人。他們想出錢幫我們修軌道。”
“???”
朱由校抿了抿嘴:“這些家夥真是無利不起早啊!還想染指軌道?”
黃宗羲見朱由校微有怒色,急忙道:“現在蒸汽軌道是由皇家獨營,自然要偏向皇家作坊的運輸。這些商人的意思是想通過入股,保證自己貨物的正常發送。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朱由校眉頭一挑,道:“他們能出多少錢?”
黃宗羲一見有戲,急忙道:“先期能拿出來五十萬銀,如果需要,還可以追加投資!”
朱由校踱著步,這軌道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要不要讓商人們投資進來呢?
朱由校一時拿不定主意,朝黃宗羲道:“容朕考慮一下,你先行退下!”
黃宗羲走後,朱由校打開了直播,將商人投資軌道的事情寫在紙上,並征求後世粉絲的意見。
年糕兒老公:“商人要投資軌道?不是,他們的嗅覺還真是敏銳啊!鐵路為國之重本,一直都是由國家專營的。這個口子可不能開啊!”
湯圓佳的老王:“就是,就是。我們現在的鐵路也是一直由國家專營的,甚至以前還專門成立了鐵道路。這個鐵路一定要牢牢地控製在自己的手裡,絕對不能讓出去的。”
龍眾一心:“哈哈,我們國家的鐵路也有民營的呀!不過那條鐵道線上的火車叫做水魚號。哈哈,你們知道為什麼叫水魚號嗎?商人急於收回投資,所以票價相對較高,速度又較慢,為了節省開支,服務體驗也不好。這條鐵道痛宰百姓,所以百姓們都叫它水魚號。商人圖利,鐵道公益,軍事色彩較濃,實在不容商人插手。博主,如果你不缺錢的,儘量不要讓商人投資!”
n55:“不是,你們搞什麼?博主現在可不寬裕啊!商人錢多貨多,是軌道的大客戶。如果能讓商人投資,在軌道上獲利,那原本對抗博主的商人集團,也會成為博主的盟友。這可不能單算經濟賬,還要算政治賬的。國家成立之初,之所以國營鐵路,一方麵是打壓商人,另一方麵是因為當時的商人實在沒什麼錢啊!博主,你可彆聽他們亂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