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波發生器主電源狀態正常!”
“備用發電機和緊急發射裝置也正常!”
“正在檢查實驗大樓內部的傳感器!”
聽著團隊成員們傳來的報告,安田博士的臉上露出了喜色。
從理論研究,到微縮模型實驗,再到超級計算機模擬實驗,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最後剩下的,就是實際測試,以驗證這項技術的實用性。
即使之前的所有環節都取得了成功,但如果最後的測試失敗了,那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安田博士目光如炬,一絲不苟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
我和吳海成在這裡也幫不上什麼忙。
我們隻能相信安田博士的團隊,靜靜地等待著結果。
隔震設計實戰測試的控製中心,距離實驗大樓大約2公裡。
從這裡到實驗大樓之間,鋪設了無數的電線、電源線和其他設備。
地下深處,埋設著能夠製造出巨大衝擊波的共振波發生器。
一旦共振波發生器啟動,製造出95級的強震,實驗大樓周圍的地麵就會瞬間開裂,變成一片廢墟。
實驗大樓周圍搭建的一些小型房屋和其他設施,肯定也會被摧毀。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一次的人工地震實驗而準備的。
因此,這些設施都無法重複使用。
因為它們都會被95級的人工地震摧毀,被掩埋在地下。所以,這次實驗的成本非常高。
如果沒有我的支持,安田博士的團隊根本不可能進行這樣的實驗。
他們需要檢查數百個傳感器,以及數量相當的電纜和儀器。
因此,安田博士團隊的成員們都顯得格外緊張。有些人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忙碌著。
不僅如此。
美國各大電視台,以及日本nhk電視台的記者們,都在現場進行著直播報道。
安田博士團隊為測試做準備的畫麵,正通過控製中心的攝像機鏡頭,實時地傳送到世界各地。
“博士,一切準備就緒!”
“開始倒計時!”
安田博士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