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侍的招呼,一道道菜品流水價地傳上桌。
毛肚、黃喉、鴨腸、炸酥肉、老肉片、耗兒魚、嫩牛肉、鴨血、腰片、郡花、荷心、腦花、肥腸、香菜丸子、金針菇、貢菜等一係列經典菜品瞬間便擺滿了圓桌。
接著禦廚又將調好的麻辣油碟和一壺醪糟酒放在各位麵前,示意眾人可以開吃了。
然而席上除了皇甫衝,其他人從沒吃過火鍋,眾人看著這一桌生鮮菜品,一時不知如何下手,隻得麵麵相覷。
美食家蘇軾大感有趣,用筷子夾起一截帶著血絲的鴨腸,向皇甫衝問道:“皇上,草民沒猜錯的話,此物可是鴨的腸子?”
“好眼力,不錯,正是鴨腸。”皇甫衝點頭微笑,挨個介紹桌上的菜品:
“這個深色有褶皺的片狀物是毛肚,取自牛胃的瓣胃部分;這個黃色的條狀物叫黃喉,取自豬、牛的大血管;這個是雞胗切的,煮開後像花一樣,又叫郡花;這個一看就知道是豬腦花;這個······”
隨著皇甫衝的介紹,一眾文武大臣麵如土色,心中一個念頭翻滾:天,這些東西都是些內臟下水啊,用來喂狗的東西,連普通老百姓都不願吃,這、這玩意兒能給我們吃?
皇甫衝毫不在意眾人的表情,用長筷子夾起一塊毛肚,親自演示道:
“毛肚、鴨腸,是重慶火鍋的經典菜品,吃重慶火鍋必點,朕是強烈推薦的。
吃法呢也很簡單,用筷子夾住它們,放到油鍋裡燙,不用太久,大概十五秒,嗯,也就是五息左右的時間即可。
一·二··三···瞧,這就算燙好了,放到油碟裡蘸一蘸,裹上這麻辣鮮香的調料,然後吹一吹,塞到嘴裡,嘶哈··好燙··唔··爽···真爽···”
皇甫衝齜牙咧嘴地嚼著,一臉的痛並快樂:“嗯,不錯不錯,雖然還差那麼一點,但整體上已經有那味道了。誒,眾位愛卿,你們彆愣著呀,光看我乾嘛,也嘗嘗啊,試試就知道了。”
“看著就好吃,我來試試。”
馬屁精來俊臣聞言自告奮勇率先嘗試,隻見他學著皇甫衝的模樣,夾起一截鴨腸燙了十幾秒,然後蘸油碟,由於過於想掙表現,塞嘴裡的動作快了些,忘了吹一吹這個環節。
結果試試就逝世。
哎呀,燙燙燙!
鴨腸剛塞進嘴裡,燙得來俊臣哇哇亂叫,這廝可不敢當眾吐出來,在嘴裡囫圇了兩下就直接吞下去,沒想到這下更慘,滾燙的鴨腸順著食道一直向下燙去,燒得來俊臣像個猴子一般坐臥不安,在那抓耳撓腮、捶胸頓足。
嘿嘿嘿,皇甫衝見狀笑得沒心沒肺,打趣道:“來卿,又沒人跟你搶,你這廝怎麼這麼猴急呢。”
來俊臣捂著胸口,哪怕是兩眼熱淚也沒忘拍馬屁:“回皇、皇上,不是微臣猴急,是這火鍋太、太好吃了呀。”
哈哈哈,來俊臣的洋相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來來來,大家都動筷子。”皇甫衝笑著催促。
眾人這才齊齊動筷子,有了來俊臣的前車之鑒,吹一吹這環節沒人敢遺漏,席間再沒出現被燙得大叫的情況。
不過重慶火鍋可是麻辣燙三絕,沒了燙,麻辣二字的精髓依然給眾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席間嘶哈聲不絕於耳,眾人吃得大汗淋漓,形象全無。
酒足飯飽,皇甫衝用手絹擦擦額頭細汗,笑問眾人:“如何,朕這道重慶火鍋滋味可還行?”
“麻辣鮮香,確實不錯!”文天祥給出了肯定回答,眾人一致點頭。
“東坡先生呢,這火鍋可能入得了你的法眼?”
蘇軾輕呷一口醪糟酒,整整衣冠,歎道:“爽,吃著真過癮!皇上不愧是真正的美食家,草民佩服。”
皇甫衝調侃:“哦,真的嗎?東坡先生可不要學來俊臣那廝亂拍朕的馬屁呀。”
哈哈,眾人聞言笑看來俊臣,來俊臣本就漲紅的臉似乎變得更紅了。
蘇軾搖起了折扇:“皇上,草民從不拍馬屁,這火鍋吃著確實彆有一番風味,吃完整個人都精神許多,想來營養也很豐富。
更重要的是,皇上這道火鍋不僅操作簡單,還把豬、牛內臟下水等廉價食材變作美食,如果推廣開來,一些窮苦老百姓的餐桌就得到豐富和改善,實在是一件善舉。草民實在不知皇上是如何想到這種天才般的烹飪方式。”
嘿嘿,皇甫衝笑道:“其實這火鍋也不是我的原創,其雛形源自重慶碼頭纖夫的飲食文化。
那些底層纖夫,收入微薄,隻能買些下水內臟等食材飽腹,為了方便和味道,又將花椒、辣椒等辛辣調料和食材一起烹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火鍋的雛形。
朕算是在他們的烹飪基礎上進行改良,對食材進行整備,對調料進行調製,最終創造出重慶火鍋這樣的成熟烹飪方式。”
“妙妙妙,”蘇軾拍手大笑,“果然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而皇上能深入民間,改良火鍋,足以證明皇上愛民如子、心胸廣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