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白,文筆有限。
考據黨慎入,如有考據黨進來請把腦子存放此處,謝謝!!!
浙江杭州,雍正四年六月,初夏時節,李府。
午後的暖陽甚是照人,這是入夏了,丫鬟提著食盒漫步來到雨亭,擺好糕點。看著秋千上的姑娘想的入迷,又抬頭望望刺眼的陽光,擔憂的上前。
“姑娘在想什麼,整的這樣入迷。入夏了,午後的太陽最是照人,姑娘還是回亭子裡歇歇吧。”隻見一梳著雙丫髻身穿淺綠素色長裙,上身外同色短衫的丫鬟問道
“沒什麼,隻是有些煩心罷了。這般想著便不覺得這陽光照人了,也罷,聽你的,去亭子裡”坐在秋千上的女子,慢慢悠悠的蕩蕩著,輕聲回道
隻見她麵若桃李,唇紅齒白,雙瞳剪水,似與這園子裡的背景並不相融,好像浮萍一般沒有駐地,就好似那風箏。
丫鬟麝月扶著星藜來到亭子裡坐下。見姑娘神色煩悶便開口說道:“姑娘,過兩日便是六月六了,今年可要曬寶”
聽麝月言語今年已到“六月六”李星藜這才驚覺,不禁感慨道:“怎的這樣快,都到六月六了,是了,該曬寶了。”隨即又想到“母親在那裡”
丫鬟麝月回道:“鋪子裡的掌櫃們來了,夫人在前院查賬。”
李星藜想了想,問:“哦,那金銀鋪子的賬可送來了?”
身側的丫鬟音兒回道:“回姑娘,送來了,今兒午膳時送來的。因姑娘在午睡所以沒有通報”
李星藜聞言:“即送來了,便拿來,我看看。”
丫鬟音兒道:“是,姑娘。”話落音兒便帶著兩個小丫鬟去書房拿賬本去了。
李星藜端起茶杯品了品,這茶清香,最是解乏;又撚起一塊兒綠豆糕,很是清爽。不消一會兒,丫鬟音兒便帶著賬本回來了。
音兒翻開賬本第一頁放在石桌上,說:“請姑娘過目。”
李星藜翻著賬本看著上麵的流水,不錯,不錯,這銀子又豐厚了,離開茶館的本錢更進一步了。前兩天母親給的茶園裡的茶已經都采完了,等明年開了茶館就可以自產自銷了,不過這開茶館著急不得,得先思量思量人選。這般想著“金銀鋪子裡的小廝,陳來很是圓滑,口才也好,最是適合,不過還是要再看看。賬房先生”
李星藜正在思量著人選,就有丫鬟進來傳話:“姑娘,珊瑚姐姐來了。”
珊瑚進入亭子先是行禮,起身便說:“請姑娘安,太太叫奴婢來請姑娘去前院說是有事。”
李星藜沒急著起身去,而是問:“母親找我何事,可是急事兒?”
珊瑚也不知道是什麼事便老實說道:“奴婢也不知是什麼事,太太沒說,隻說讓奴婢來請姑娘。”
李星藜一聽也不想什麼了,既然母親沒說彆的,那隻能去了才能知道,隨後便起身前往。去的路上也不禁想了想今年有沒有什麼大事發生,畢竟這可是封建朝代,一不小心可是要誅九族的。
今年是雍正四年,一年前年貴妃薨逝,年羹堯倒台;半月前聽說菀嬪離宮祈福;明年佟佳氏的隆科多快死了;等兩年後才是是齊妃,算算甄嬛也是兩年後回宮的。可惜這個世界不是正史是小說衍生的,想著已經來這世界十二年了,大抵是回不去了。
匆匆來到前院偏廳,入眼便是一慈眉善目三十來歲,身穿絳紅色絲綢廣袖交領長袍,頭梳三綹發髻,發髻上纏花步搖垂下,除此之外再無彆物,幾個管事丫鬟立在身側聽候吩咐。到門前兒莊媽媽出來引著李星藜進去:“太太姑娘來了。”
佟氏忙抬起頭,招手讓李星藜上前。又抬手叫管事們下去,吩咐丫鬟上茶和點心。
進屋李星藜先是行禮問安:“母親安好”隨後才上前挨著母親坐下。
佟氏笑著叫起,拉著李星藜的手,又笑著跟莊媽媽說:“快快起來。瞧瞧這越發大了,也知禮了。這見了母親也不撒嬌了。”
母親這一番話弄的李星藜一臉嬌羞,莊媽媽也出聲附和道:“姑娘這是大了,太太也可以鬆鬆了。難不成姑娘大了太太就不疼了”
見莊媽媽這樣說,李星藜也不羞了,出聲順著說:“是啊,母親。女兒大了,難不成不撒嬌母親就不疼藜兒了嗎?”
佟氏忙摟過李星藜說:“怎麼會不疼你,你可是我的心肝兒肉。”
這旁丫鬟擺好茶點,李星藜也想起來時的問題,問道:“母親叫我來可是有事,是什麼事兒。”
佟氏見女兒問起,也忽地想了起來掩去眼裡的擔憂笑著說:“瞧我,差點兒忘了。今兒來叫你是為了鋪子的事。”
李星藜不禁問道:“鋪子,是哪個鋪子?”
佟氏見女兒疑問,解釋道:“是京城的銀樓,前兩年買的,生意不錯。我與你父親看著你這金銀樓經營的不錯,打算把京城的銀樓也交給你做嫁妝。”
因星藜是長女,上麵有兩個哥哥,下麵又有兩個弟弟,家裡隻有她一個掌上明珠,所以格外寵愛,因此便是從出生一直到現在都在攢嫁妝,直至出嫁。在星藜六歲時便給了她一個糕點鋪子當做是練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