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氏聞言隻得聽從,她知道為今之計隻能如此,女兒進宮已是定局再無更改,隻求能多留女兒一些時日。如今聖上不先賜婚正是最好,她的藜兒還可多陪陪她。一旦進了那紅牆想再見便難了。
李衛似又想起什麼,又言:“藜兒那邊你多加看護,星桓那裡有我,你不必操心。剩下的老二,老四,老五他們我都放心;也就老三前世為官幾載最後也隻做到了從七品,可見他不是當官的料,但不當官總不能去經商吧。”其實最令李衛沒想到的是大兒子,他作為一個為官清廉,賞罰明信人兒子竟然貪汙受賄,真是家門不幸啊。雖然這裡的事件發展很離經叛道,但還是和正史世界有重合的,所以李衛決定要把大兒子這個錯誤給掰回正道,當然這個前提得是他能活到那個時候。
佟氏聽著李衛的話,不禁心疼起兒子,反駁道:“你怎得這樣說星燦,他能讀上進士已是儘力了,總不能要求他像你一樣平步青雲。”又想到大兒子的死又是一陣兒傷心,但又不能說什麼,怪隻怪他犯了錯誤,是他們沒教好。
李衛見老妻落淚,歎息道:“罷了,人無完人。不強求,不強求。安歇吧,明天還有得忙。”
另一邊的紫禁城內,景仁宮。
皇後正在卸妝,剪秋在一旁侍候。皇後看向鏡子裡的剪秋開口道:“準備的怎麼樣了?”
剪秋明白皇後在問什麼,回道:“娘娘放心,一切都備好了,保證萬無一失。”
皇後起身,看了眼剪秋,隨後就安置了。
次日一早,浙江杭州李府。
李星藜起來,照常去向母親請安。然後一家人開始用早餐,因昨日是休沐今個兒家裡的人便齊全了。
李衛和佟氏分坐主位,李星藜挨著嫂嫂蘇氏坐,兄長李星桓在李衛左手,其餘幾個兒子就按照排行坐。
桌子上有一盤星藜最愛的粉蒸蝦餃,也有一大海碗蘇氏愛喝的雪梨銀耳羹。還有單獨一碗好消化的雞蛋肉沫粥,兩盤菠菜,一盤開胃小菜。
隻見李衛先是嘗了一口雞蛋肉沫粥,隨後佟氏也動筷,這時眾人才紛紛開始用膳。雖說李家並不奉行食不言,寢不語那套,但飯桌上也是不大說話的。除了李星宿和李星福這兩個剛從書院回來的,其餘的皆是埋頭用飯。
飯後,佟氏把李星藜叫到屋裡,又讓丫鬟婆子下去,屋裡隻剩她和李星藜。這邊李星藜剛坐下佟氏就用帕子擦擦淚水,欲言又止。
李星藜見母親這樣子以為有什麼大事,趕忙詢問:“母親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什麼事情發生,怎的母親這樣傷心。”
佟氏看著女兒滿臉關切,不禁又掉下幾滴淚:“我的兒,日後你進了那紅牆中,再見便難了。”
李星藜聽到母親說紅牆,又說再見便難了,再結合佟氏的神情,一個念頭冒出頭來,不禁問道:“母親,可是上頭說了什麼。難不成要開選秀,可咱們家並非旗人,怎可參加。”
佟氏稍稍平複心情,為女兒解釋道:“前個兒你父親上奏問安,聖上批複裡提到你,大致意思是要把你賜婚與四皇子。”
李星藜一聽四皇子,未來乾隆,不可能,這這不是甄嬛世界嗎,怎麼還有乾隆的事,前世網上曆史課上不是說滿漢不聯姻嗎?怎麼這就賜婚,乾隆的福晉不是富察氏嗎?
隨即李星藜問道:“母親,這是真的嗎?不是滿漢不能聯姻嗎,怎麼女兒要賜婚於四皇子?”
佟氏看到李星藜驚訝的樣子,安慰道:“是真的,滿漢雖不能聯姻但也可酌情處理,就像先帝時期的皇考密妃一樣,同是漢人,也被封妃了。隻是現在後宮諸事繁多,三皇子還未遴選,所以聖上也隻是先透露這個意思,你雖坐不成福晉但側福晉也是有餘地的。
你父親已經上奏,要為你請個嬤嬤來,不管是不是,都要先準備著。從今天起你便跟著母親管家。”
李星藜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二年了,她本已做好在這嫁人生子的準備,沒想到今天卻被母親告知未來要入那紫禁城,隻覺眼前發黑。
不過經曆了幾年管鋪子的經驗,隨即又穩住了。定了定神說:“是,母親,我會好好學的。母親彆擔心,女兒也十二了,不是小孩子了,這些年管了鋪子也不是泥捏的,若入了皇子後院也可自保。”
佟氏看李星藜眼神堅定,又想了想她的性子,提著的心也放下來些,但還是擔憂那可是皇宮,埋葬了不知多少紅顏枯骨,一屆縣令後院尚且紛爭不斷,更何況皇宮內院。
不論現在的後宮,亦或者是先帝的,都是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這般想著佟氏決定要在賜婚前把所有後院陰私都悉數講給李星藜,以防女兒被人暗害。
時間匆匆,兩年的時光一刹那便過了。轉眼來到雍正八年,李星藜已經跟靜溪嬤嬤學了兩年的規矩,李衛和佟氏眼看著星藜已經十四了,隻是上頭還沒有下旨,也不能說親,隻能這般耗著。
在這兩年裡也有不少事情發。隆科多死了,當李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又陷入回想,他不是雍正六年死於獄中嗎?怎麼在這裡是死在禁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