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陽光灑在太醫學院的院落裡,藥圃中各色藥草正在抽芽生長。葉知秋站在回廊下,看著來來往往的學子們。自從改革以來,這裡已經成為京城最熱鬨的地方之一。
"陛下。"葉知暖快步走來,"各地的報告都到了。普濟醫館進展順利,百姓們都說從未見過這麼好的事。"
"說說看。"葉知秋示意她繼續。
"尤其是女醫的推廣很成功。"葉知暖翻開記錄,"許多女眷都說,終於不用再害羞了。甚至有些偏遠地方的百姓,特意走幾十裡路來看病。"
葉知秋點點頭:"這才是朕想要的。醫者仁心,就應該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救治。不過"她看向藥圃,"光有醫館還不夠。"
"陛下的意思是"
"要建學院。"葉知秋目光堅定,"不僅是醫學院,還要有女子學院、武學院、經學院讓天下人都有求學的機會。"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立刻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科舉改革已經推行,但建立這麼多學院還是前所未有的。
"陛下。"禮部尚書憂心忡忡,"此事是否太過激進?朝廷的財力未必"
"財力?"葉知秋冷笑,"江南案查抄的贓款,西域互市的稅收,這些難道還不夠嗎?"
無人敢答話。那些原本藏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如今都用在了正道上。
"傳朕旨意。"葉知秋目光如炬,"即日起,在京城設立六大學院。太醫學院為首,下設女子學院、武學院、經學院、工學院、律學院。各地也要相應建立分院。"
這道旨意一出,整個京城沸騰了。無數懷才不遇的人看到了希望,紛紛開始準備入學考試。
"陛下。"蕭遠珩帶來一個意外的消息,"西域幾個部落也派人來求學!"
葉知秋露出滿意的笑容:"好啊。讓他們來。正好借此機會,增進文化交流。"
改建工作立刻開始。後宮的許多空置宮殿都被改作校舍,還特意設計了適合各類學習的場所。很快,一座座莊嚴肅穆的學院拔地而起。
"這是女子學院的圖紙。"林月笙展開圖紙,"除了經史子集,還加入了女紅、音律等課程。另外"她壓低聲音,"還偷偷加了些騎射和武藝。"
葉知秋笑了:"不必偷偷摸摸。既然要學,就光明正大地學。女子也該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各個學院很快熱鬨起來。太醫學院自不必說,早已聲名遠播。女子學院的報名人數也遠超預期,甚至有富商專門派女兒來求學。
"陛下。"葉知昭有些為難,"學生太多了,教習人手不夠"
"讓新科進士來教。"葉知秋當即拍板,"正好給他們一個實踐的機會。"
這個主意立刻得到認可。新科女進士們紛紛請命,要在教書育人中施展才能。其他學院也很快有了著落,各有特色。
武學院由蕭遠珩親自督導,不僅教授兵法戰策,還要下馬學農,了解民情。工學院設在城郊,專門研究各種器械製造。律學院則由大理寺配合,讓學生參與實際案件的研究。
"陛下真是高明。"蕭遠珩感歎,"這些學院不僅培養人才,更是在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
確實如此。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求學,朝野上下的氣象都為之一變。就連一些守舊的大臣,看到自家女兒在學院中的出色表現,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改革的正確性。
"報!"一個信使快馬加鞭而來,"江南那邊求援!說是醫者不夠,想請太醫學院派人支援!"
葉知秋立即召集姐妹商議。很快,一個更大膽的主意誕生了——在各地建立醫學分院,就地培養人才。
"這個主意好!"葉知暖興奮地說,"這樣就能讓更多人學到醫術,也能讓各地的土方、草藥都得到研究。"
計劃很快付諸實施。各地紛紛騰出空地,建立分院。一時間,求學之風蔚然成風。
"陛下。"一天傍晚,蕭遠珩帶來一個特彆的請求,"武學院的學生想請您去講課。"
"朕去講課?"葉知秋有些意外,"講什麼?"
"他們說,想聽您講述平定江南案和處理邊境危機的經過。說這比任何兵法都實用。"
葉知秋笑了:"好啊。正好讓他們知道,打仗不光是要懂兵法,更要有治國的遠見。"
這堂課一開,立刻轟動整個京城。其他學院的學生也紛紛請求旁聽。葉知秋索性下令,允許各院學生互相選課,打破學科界限。
"這不成了大學堂了嗎?"葉知昭笑道。
"有什麼不好?"葉知秋反問,"讓他們多學些東西,對朝廷、對天下都有好處。"
夜色漸深,葉知秋站在學院的最高處,看著下麵星星點點的燈火。每一盞燈,都代表著一個求知若渴的靈魂。
"怎麼又不休息?"蕭遠珩走到她身邊。
"在想一件事。"葉知秋輕聲說,"母後生前就想推廣醫術,讓天下人都能看得起病。如今我們不僅做到了這一點,還讓更多人有了求學的機會。"
"陛下做得很好。"蕭遠珩柔聲道,"這些學院,會成為盛世的根基。"
葉知秋靠在他肩上:"有你在朕身邊真好。每次遇到難題,你總能給朕最好的建議。"
夜風送來陣陣書香。在這個求知的時代裡,無數顆種子正在生根發芽。而這片由女帝親手培育的沃土,必將孕育出更加燦爛的明天。
喜歡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請大家收藏: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