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師說新篇_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_思兔閱讀 

第100章 師說新篇(1 / 1)

"先生,您看這樣編排如何?"

秋日的晨光中,王子明將一摞整理好的竹簡呈給葉知秧。這是明德堂籌備已久的教材,凝聚著眾人的心血。

葉知秧仔細翻閱。第一冊是《明德總論》,開篇寫道:

"天下之學,原無定法。善教者,因材施教,啟人心智;善學者,博采眾長,明己本性。"

"開篇立意不錯。"她點頭讚許,"把我們的教學理念說清楚了。不過"她指著某處,"這裡說"聖人之道",用詞太過高遠,不如改成"求學之道",更貼近實際。"

王子明連忙記下。這時,一陣吵鬨聲從院外傳來。

"怎麼回事?"葉知秧起身查看。

原來是兩位教習在爭執教學方法。一位主張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另一位則提倡打破常規、因人而異。兩人爭得麵紅耳赤,各自搬出經典佐證。

"都彆爭了。"葉知秧走到院中,"不如我們聽聽學生們的想法?"

眾人這才注意到,圍觀的學生中有人欲言又止。

"說吧,"葉知秧鼓勵道,"教學之道,理應師生共議。"

一個靦腆的少年站出來:"回先生,我覺得兩位教習說的都有道理。就拿我自己來說,有些課確實需要循序漸進,比如詩文基礎;但有些課則適合靈活些,比如思辨議論。"

"說得好!"葉知秧讚許地點頭,"教學如醫,貴在辨證。同樣的方法,對一個人有效,對另一個人未必適用。"

她轉向兩位教習:"這不正是我們編撰新教材的初衷嗎?要總結各種教學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

兩位教習這才醒悟,抱拳致歉:"是我們太過執著己見了。"

"走吧,"葉知秧說,"正好趁此機會,我們一起商討教材的編排。"

回到書房,幾案上已經擺滿了各種教學記錄:有老教習的經驗總結、遊學帶回的見聞、各地學堂的心得,還有學生們的學習體會。

"先說說我們為什麼要編這套教材。"葉知秧開門見山。

"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學到知識。"王子明說。

"不全對。"葉知秧搖頭,"如果隻是傳授知識,前人的典籍已經足夠。我們要做的,是教會人如何學習、如何思考。"

她取出一份江南學子的來信:"你們看,這位學子說他們那裡新開了一所女子學堂,但遇到很多困難。社會偏見且不說,單是教學方法就很困擾他們。照搬男學的方式顯然不合適,可新的方法又無從摸索。"

"這確實是個問題。"一位女教習說,"我們明德堂雖然男女共學,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葉知秧欣慰地看著這位女教習。當初創辦明德堂時,讓女子任教曾遭到很多非議。但實踐證明,正是有了不同背景的教習,才能照顧到不同學生的需求。

"所以,"她總結道,"我們的教材不能隻是知識的彙編,更要是教學方法的總結。讓天下教習能有所參考,讓天下學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於是,大家開始重新梳理教材結構。

第一部分是"明德總論",講述教育理念和方法論。

第二部分分科細說,除了經典必讀,還增加了實用知識。比如在算學一章,除了傳統的算法,還加入了西域商人的計算方法;在醫術一節,把民間驗方和官方醫學結合起來。

最特彆的是第三部分"因材施教"。這裡記錄了大量實例,說明如何根據不同人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這個很有用。"一位教習說,"就像我最近教一個來自邊疆的學生,就用他熟悉的牧場生活作比喻,效果特彆好。"

"對,這些經驗都要記錄下來。"葉知秧說,"教學貴在靈活運用,而不是死板照搬。"

正說著,蕭遠珩帶著一位老者來訪。

"夫人,"他介紹道,"這位是嶺南的陳老先生,聽說我們在編教材,特意來獻策。"

原來這位陳老先生有個特彆的建議:在教材中加入"鄉土課程"。

"在我們嶺南,"他解釋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以漁業為主,有的以瓷器聞名,有的善於種植果樹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

葉知秧眼前一亮:"妙!這正是我們要的。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而要紮根現實。"

她立即讓人加上這一章節,請陳老先生現場講述嶺南經驗。老先生的話匣子一打開,眾人都被深深吸引。原來嶺南的教習們早就開始嘗試用本地資源教學,比如用漁民的經驗教算學,用瓷器製作教工藝,在果園裡教植物知識。

"這些都要詳細記錄。"葉知秧說,"讓各地都能借鑒,根據自己的特點發展教育。"

夜色漸深,書房的燈火依然明亮。大家沉浸在教材編撰中,不時討論,不時修改。

"先生,"王子明忽然想到什麼,"這樣的教材,恐怕會遭到一些守舊之人的反對。"

葉知秧微微一笑:"正常。任何革新都會遇到阻力。但隻要我們的方向是對的,就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

她看著案上的竹簡:"教育的根本,是啟迪心智、培養人才。隻要對學生有益,什麼方法都值得嘗試。這就是我們的"師說新篇"。"

第二天一早,葉知秧就收到了第一份反饋。有學子發現新教材中的方法特彆管用,原本難懂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先生,"這個學子激動地說,"我終於明白了!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真正理解、真正思考。"

葉知秧欣慰地點頭。這正是她期待的效果——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教會人如何學習、如何思考。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看著學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葉知秧心中充滿希望。她知道,這部新教材的影響不會止於明德堂,而是會像漣漪一般,漸漸擴散到全國各地,啟發更多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

這就是教育的力量。它不在於傳授多少知識,而在於點燃多少心靈的火焰,在於培養出多少能夠獨立思考的人。

而這部《師說新篇》,正是明德堂獻給天下學子的一份禮物。

喜歡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請大家收藏: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破產後,我養的校花成了我老板 稅收隻在機槍射程內! 厲元朗水婷月全文免費 盛京有風月 穿越後,我在豪門殺瘋了 正義的使命最新章節 被夫君殺身證道後,我重生了 抗戰:關東崛起,從保安團起義開始! 我未來無敵? 東京:這些標簽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