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塞外之聲_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_思兔閱讀 

第104章 塞外之聲(1 / 1)

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葉知秧一行踏著厚雪,來到北疆最大的遊牧部落——白狼部。遠處,氈帳錯落,炊煙嫋嫋,馬群在風雪中若隱若現。

"葉教習,您可算來了!"白狼部的教習張子謹快步迎上來。三年前,他從明德堂畢業後主動請纓來到邊疆,要把新式教育帶到這片廣袤的草原。

"情況如何?"葉知秧一邊走一邊問。

張子謹苦笑:"難啊。您看"

走進最大的氈帳,裡麵空空蕩蕩。角落裡零星坐著幾個孩子,都是遊牧民族的打扮。見有人進來,他們警惕地打量著。

"上午才有十幾個學生,下午就隻剩這幾個了。"張子謹解釋,"族人們覺得讀書認字沒什麼用,還耽誤放牧。"

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走進帳篷,正是白狼部的首領阿勒泰。

"我們草原人,"他直言不諱,"需要的是騎射本領,不是你們漢人的詩詞歌賦。"

葉知秧不急不慢地說:"阿勒泰首領,我聽說你們部落有個難題?去年草場退化,牲畜病死不少?"

阿勒泰神色一凝:"你怎麼知道?"

"因為我們在研究這個問題。"葉知秧從行囊中取出一本冊子,"這是我們整理的草場改良方法,結合了你們的放牧經驗和我們的農事技術。"

阿勒泰接過一看,雖然認不全字,但配圖詳細,一目了然。他若有所思:"這確實是個大問題。去年光我們部落就損失了近千頭牲畜。"

"可是,"他話鋒一轉,"我們的祖先沒有認字,一樣把草原經營得很好。"

"那是以前。"葉知秧說,"現在不同了。氣候變化,草場退化,光靠經驗已經不夠。要想解決新問題,就要有新知識。"

她示意王子明取出一個器具:"比如這個測土儀,可以測出土壤裡缺少什麼養分。知道了這個,就能針對性地改良草場。"

阿勒泰來了興趣:"真的這麼神奇?"

"不信我們試試?"葉知秧帶著眾人來到部落附近的草場。一番測試後,她指出:"這片草場缺少鉀元素,所以牧草生長不良。如果"

她話音未落,外麵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一群牧民圍在部落的馬廄前,有匹母馬難產了。

"讓我們試試。"葉知秧示意醫學班的學生上前。這些學生不但學過獸醫知識,還特意研究了遊牧民族的傳統療法。

半個時辰後,母馬平安產下一匹小馬駒。牧民們議論紛紛,看葉知秧的眼神也不一樣了。

"好啊!"阿勒泰大笑,"沒想到讀書人還懂這個。"

"這正是我們要說的。"葉知秧趁機道,"知識不分貴賤,不分種族。無論是治病救馬,還是改良草場,都需要學問。"

"可是"阿勒泰還是有顧慮,"我們遊牧民族,居無定所,怎麼辦學堂?"

"所以我們設計了"遊學帳"。"張子謹取出一張圖紙,"這是一種可以隨部落遷徙的移動教室。教材也是特製的,便於攜帶,而且內容都是你們最需要的實用知識。"

他繼續解釋:"而且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是活的。放牧時可以認地理,觀天象;治馬時可以學醫理,通物性;交易時可以算賬目,懂市道。把學習融入生活,不耽誤一點正事。"

阿勒泰若有所思。這時,他的小兒子怯生怯氣地說:"父親,我想學"

原來這孩子一直偷偷跟著張子謹學習,已經能認不少字了。

葉知秧微笑道:"首領,讓我們做個約定如何?給我們三個月時間。如果到時候您覺得這些知識對部落沒有幫助,我們立刻離開。"

阿勒泰思索片刻,終於點頭:"好!就依你說的。"

得到首領首肯,其他族人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當天晚上,篝火旁聚滿了人。葉知秧讓學生們展示各種實用技能:有的測量土壤,有的診治牲畜,有的教授算術,還有的講解天象。

"你們看。"葉知秧指著天空,"這幾顆星星的位置,可以幫助判斷方向。你們遊牧民族在這方麵很有經驗,如果能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用科學的方法總結,那就更完善了。"

一個老牧民驚訝道:"你們還對這個感興趣?"

"當然。"葉知秧說,"我們就是要集各家之長。你們的遊牧知識,對我們很有啟發。比如你們放牧的輪替製度,其實暗合天時地利,很值得研究。"

聽到漢人要向他們學習,牧民們的態度明顯更友好了。有人開始主動分享經驗,有人表示願意讓孩子來上學。

接下來的日子,張子謹和他的助手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教學實踐。他們隨著部落遷徙,走到哪裡教到哪裡。教材的內容也在不斷調整,加入了更多草原實用知識。

慢慢地,奇跡發生了。越來越多的牧民發現,這些知識確實有用。懂得測土改良的牧場長勢更好;會看天象測風的放牧更安全;識字算數的交易更劃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風來水榭 靈氣複蘇:幻境天命 全家流放,末世大佬在逃荒路上開掛了 成陽靈異事件 殷總馬甲千千萬,夫人撒嬌掉一半 骷髏先生有點強 我不叫鬥煥,打的邪神財閥直叫喚 全球古武 嬌軟小丫鬟蓄意勾引,帝王已淪陷 小金曆險記:七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