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辭看嶽父的表情就知道,長溪相對比較偏僻,有些政策即使國家已經發布,大家任然謹小慎微。沒人敢輕易嘗試。
“爸,沒事的,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開放經濟。京城各種小商販沿街叫賣,或是擺地攤,開鋪子繁榮的很。”
“你是說京城做生意的很多?”穆敬禮來了興趣。
他是跟著地主兒子讀過兩年私塾的。明白京城就是風向標。那裡的人做啥,就意味著這是當大官的指令。
“是呀!所以瑤瑤才有這個想法。”沈辭看了一眼閨女。家裡其他人,乾飯也乾的差不多了。都齊齊望向沈夢瑤。
沈夢瑤也沒見外,自己這麼早起床做這一餐,就是為了外公家的生計。
“外公我們家這麼多勞動力,一年四季都陷在這幾畝地裡,浪費了。”
“你看我給算個賬。今天這是三斤麵粉。每斤一毛六。四塊八毛。”
“肉,七毛。”
“佐料加青菜就算兩毛錢。”
“油其實用不了多少,東西是熱油下鍋,還可以循環利用。這個沒稱過。就算用了兩毛五吧!”
“成本五塊九毛五。就算六塊。
“你看我做出來的東西:麻花二十五根。八分一根。兩塊錢。”
“包子二十五個。我們這是肉包。最少要一毛。兩塊五”
“油餅火車站素的一塊五。我們家肉的也賣一塊五。地理位置不同不和人家比。”
“也可以做一些素的,賣便宜點。滿足大家需求。”
“一共是八塊二毛五。減去六塊。還剩兩塊兩4毛五。”
“我們家十七口人兩塊兩毛五除以十七等於一毛三分二。”
“就是每個人來消費,我們大約賺一毛三分二。如果每天有三十個人吃。每天大約淨賺四塊。每個月一百二十塊。”
“房租,水電,柴。就算三十。淨賺九十。相當於三個一般工人的工資。”
“我們有田,這是最大的優勢。麵粉可以用自己家的,蔬菜還可以自己種。”
“有經驗了,可以三個舅舅一人開一間店。人手不夠可以請。”
“我們這地方洗菜,洗碗,你找個手腳麻利的大娘給二十一個月不得了。”
“不要二十,我們學校外麵麵店就十五。”二哥激動的聲音傳來。
其他家人眼巴巴看著外公,他們已經從沈夢瑤的話裡聞到金錢的味道。那是他們渴望的東西。心裡都蠢蠢欲動。
穆敬禮環視兒孫一圈,穩穩的說道:“瑤瑤說這個我看可行。”
大家都喜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