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悄悄瞄梁青娥,見這老太太果然和村裡旁的老太太不一樣,灰白的頭發梳的齊整,用竹簪細細在腦後綰成圓髻。
穿的雖破舊,然背脊挺直,瞧著人的眼裡,湛湛生光。
雖上了年紀,從生著皺紋的眉眼唇角中,仍能瞧出年輕時,生的該是不俗。
待聽到同行說那招牌上的小黑手印,是老太太的小孫女拍上去的,一時間,他們看著梁青娥的目光,更多幾分了然。
聽說大戶人家的姑娘從小都是嬌養長大,這老太太該是把她從小受到的教養,一直延伸到了家裡孫女身上。
在場哪個家裡沒個妹子、閨女、侄女兒的,看到梁青娥這般疼愛家裡女娃,對她更多幾分好感。
梁青娥哪管他們想的甚,她時不時瞟一眼用餐的食客,生怕哪個人一抹嘴,偷溜跑了賴賬。
午時這頓飯,足足賣了兩大鐵鍋湯麵,他們帶來的菌菇醬,也用了將近小半。
勞力們散去,幾人收拾碗筷時,葉銀紅喜滋滋道:“娘,你盛飯時我數了,咱們今兒,一共賣出去三十二碗!”
三十二碗不少了,要知道,整個碼頭,才不過六十餘勞力。
他們今兒占了一半生意,著實能算開門紅。
梁青娥數著銅子,心裡也高興,老二家的數的不錯,他們今兒足足賣出去三十二碗,一共得了兩百四十八個銅板。
沒算錢的那一碗,作為打水的謝禮,端與了守倉房的林忠。
三十個瑕疵粗瓷海碗一共花了八十個銅子,菜籽油兩斤花費了三十個大錢,麵粉今兒約摸用了八斤左右,按現在市價七文一斤算,八斤共耗費五十六文。
不過海碗能一直用,這個可以不用算在內,菌菇醬約摸還能賣出四十來碗,成本可以打個對折,今兒的大頭在麵粉上。
也就說,他們今兒成本約摸七十個大錢,賣出了兩百四十多文,淨利潤在一百八十個銅子左右。
梁青娥串完銅板,心裡也劈裡啪啦把成本和利潤算完。
算完後,她笑容更盛幾分,這門生意,能做!
葉銀紅和林老虎兄弟倆看到滿滿當當串起的銅板,臉上也樂開花。
“娘,你取的這名兒可真好,咱們今兒可不就應了生意興隆嘛。”
葉銀紅說完,見那棉布上的幾隻小黑手印,又著意道:“樂寶也是個有福的,瞧這小手印,多招財。”
梁青娥聞言,果然更加開懷。
隻是還沒等幾人互相吹捧完,就有不速之客到來,說話還忒不客氣。
“我說,你們今兒沒少賣吧,咱們生意被你們搶的差不多,一家老小還等著我老婆子賣完炊餅買米下鍋呐,你們瞧瞧,是不是分與我點。”
幾人抬頭一看,就見麵前站著個老婆子,瞧著頗為凶厲,正叉腰橫眉對著自己幾人,模樣十分不好惹。
葉銀紅都要氣笑了,她拚死累活擀麵條,累的胳膊都粗了,憑啥要把掙的銀錢分與她。
就憑她比旁人更不要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