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愛卿,此行辛苦了!不知結果如何?速速和本王說說。”
定遠縣城裡的朱家大宅內,朱慈炯滿麵笑容。
他坐在主位上,李時茂、葉玄著、楊三水、薑光軍坐在下首,親衛隊長呂老六站主位後方。
這個巨大的宅子,就是原定遠首富徐忠滿家的大宅,已經被朱慈炯占據,當做指揮所。
原來的那個山穀,位置有些偏僻了,不利於勢力的快速發展,被當做軍隊訓練基地在用了。
“太子殿下,我來統一稟報吧,我們路上彙集了一下情況。”
薑光軍站起身來,接過了話頭。
“嗯,準了,薑愛卿你說吧。!”
朱慈炯爽快同意了,如此更有效率。
“此次我們兵分三路,靠山集、寨郞和範家三鄉的土改工作已完成,幾家作惡的地主都已鏟除。”
“三鄉共有耕地25萬4千餘畝,被我軍占據21萬8千畝!均已分給百姓耕種,約定田賦1成。”
“一些小地主沒有惡行,按您的旨意暫時未動他們,不過也派人警告了,他們收地租不得超過3成。”
“鏟除幾家地主繳獲的物資,除黃金白銀和珠寶首飾,其他的都分給了百姓,部分老幼都分到糧食700多斤、食鹽8斤”
“此處出戰,繳獲白銀16萬6千兩,黃金6千9百兩,已登記入庫。”
“最後,此次募集兵源815人,都是樸實精壯的農村漢子,其中有幾個人資質不錯,可好好培養。”
“新兵以縣團練的名義,入駐綠營兵營了!嘿嘿,有李縣令大忠臣的名頭,真是好啊!韃子還感謝吾等忠君愛國,主動招募團練為國解憂呢!”
隨著薑光軍的稟報,朱慈炯的嘴角高高翹起,愈發壓不住了。
這一次出擊,除了以上的明麵收獲,朱慈炯最看重的,其實是背後隱含的意義。
他模仿的土地革命,是後世那支偉大隊伍,取得偉大成功的基礎。
農民有了土地,爆發出的戰力,將震撼整個世界;任何企圖奪走他們土地的勢力,都將被徹底碾碎。
這些分了地分了田的百姓,已死死的和朱慈炯綁定在了一起,必然會死心塌地的效力大明。
百姓有了地,就有了恒產,而有恒產者有恒心,百姓子弟參軍後,將會拚死作戰,以保護他們的土地產業。
在將來,再也不會出現隨便一個韃子兵,就能追殺幾十、幾百明軍的局麵了,那是一種深刻的恥辱。
“哈哈,局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孤心甚慰,孤心甚慰啊。”
“嗯,本王略微思慮,幾件對我軍發展的大事,還需辛苦各位愛卿,你們這樣分工吧!”
“葉愛卿,即日起你配合本王,專司軍隊的訓練和教育,儘快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這是一切的根本。”
“楊愛卿、薑愛卿,你們帶著隊伍,儘快完成打土豪分田地一事;與他縣交界處,要略微注意。”
“李愛卿要繼續滲透,把握韃子朝廷動向;水泥、石膏工坊和鐵匠鋪,要加快建設,爭取1月份完工吧!”
“水泥工坊工坊弄好後,本王琢磨的玻璃工坊,到時可以試著建設了,剛好定遠、鳳陽的石英砂多。”
“呂老六,你跟著楊愛卿和薑愛卿,協助他們完成任務,也好好請教和學習,多長進一些。”
“諾,微臣謹遵太子殿下旨意,定當早日完成囑托。”
眾人一番應諾,接下了朱慈炯布置的任務,不顧辛勞的連軸轉了起來,很有加班狗的既視感。
其後一個月的時間,大明軍隊在定遠縣內四處出擊,掃蕩了定遠縣其餘的17個鄉鎮。
共計有24家罪惡累累的土豪劣紳,被大明軍徹底鏟除,為他們的罪惡付出了代價。
定遠150餘萬畝耕地,朱慈炯控製約135萬畝,分配了75萬餘畝給約7萬百姓耕種,暫時撂荒60萬畝。
實在沒人了,所謂的7萬百姓是總數,裡麵還有老人幼兒在內呢,現在分給他們的土地,都很難能耕種好。
朱慈炯琢磨著,等鐵匠鋪建好,給百姓們每戶配一些鐵農具;同時,打算派人出去購買一些老牛,分到每個村去。
剩下的15餘萬畝耕地,由小地主和自耕農耕種,朱慈炯暫時不打算動他們,但警告地租不得超過3成,否則殺無赦。
物資方麵,朱慈炯定下規矩,大明軍隻取黃金白銀、珠寶首飾,糧食食鹽布匹、牲口大車等物資,全分給了百姓。
光是糧食,無論男女老幼,就能分到6、7百斤;還有食鹽4、5斤,還有布匹等等。
一時之間,定遠縣的百姓們從赤貧狀態,跑步進入了溫飽生活狀態,簡直就如做夢一般。
而且在可見的將來,他們的生活將越來越好,畢竟家家都有了幾十畝土地,田賦隻收1成。
定遠的百姓們,收獲巨大,一夜之間翻身做了主,幸福降臨。
大明軍隊的收獲,同樣也不小:白銀33萬餘兩,黃金2萬1千餘兩,珠寶首飾16小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