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謹遵殿下旨意,下麵就有微臣稟告近半年以來,科學院的研究成果吧!”
老大臣宋應星是典型的技術性官僚,也不糾纏,直接將話題轉到專業工作上麵。
他在得到朱慈炯的同意後,開始逐項彙報半年來的各項成就:
“在造船方麵,四艘仿製的三桅炮艦,也就是殿下所說的三級戰列艦,到今年十一月可全麵完成,加入到海軍之中。”
“微臣等優化了船體結構,這四艘戰艦相比鄭家的三桅炮艦,火炮從八十門增加到八十八門,戰兵增加到了六百五十人。
“四艘二級戰列艦,前三艘在今年十二月份能完工加入海軍,第四艘鋼鐵龍骨的戰艦,需要到明年六月方可完工。”
“二級戰列艦的結構,吾等也反複研討後優化了,仍然是三層炮甲板,但火炮可安裝一百零二門,戰兵增加到了八百二十人。”
宋應星說到此處,觀察了一下朱慈炯的臉色,發現皇太子臉上帶著和煦笑容,神色似是比較滿意的樣子。
他略微放鬆了一下,暗暗握緊了拳頭,仍有些緊張的說出了要緊之處:“太子殿下,還有一事需專門稟報!戰艦建造沒有任何難處,但、但是戰艦造價耗費甚大!”
“三級戰列艦,每艘的全麵造價達到了十三萬兩,因此四艘戰艦共計花費銀兩五十二萬兩。”
“二級戰列艦,每艘的全麵造價達到了十七萬兩,因此四艘戰艦共計花費銀兩六十八萬兩。”
“因此,首批八艘戰艦共計需耗費銀兩一百二十萬兩白銀,相關的經費張煌言大人已經撥下,不過他有些肉、肉痛”
朱慈炯仍然在笑著,不過笑容變得有些僵硬,暗暗感慨著果然是“百年海軍”啊,隨便搞搞百多萬兩的銀子就消耗了。
這些銀子不能不花,必須牢牢把握住“大航海”的千古機遇,絕對不能因為吝惜“一點銀子”而停止建造戰艦,否則就是民族的罪人。
朱慈炯沉吟了片刻,平息了一下肉痛的感覺後,開口詢問宋應星以確認一些信息:
“宋愛卿,你所說的全麵造價,是包含了火炮、彈藥、各類設施等所謂物事在內的價格吧?”
“回稟殿下,微臣就是這個意思!”
“嗯,那就好!愛卿你如此說,讓孤王放鬆不少啊!”
朱慈炯得到肯定的回答後,略微放鬆了一些。
他又細細盤算了國庫、內庫的存銀,以及未來的預期收入後,他覺得自己還是挺有實力的,還可以莽一波,繼續“下餃子”!
因此他臉上的笑容,從僵硬態轉化成為真誠態,然後對著宋應星鏗鏘有力的下達了任務:
“宋愛卿呐,你不要擔心費用的高低,你的任務是按照孤王的要求,建造出威力更大的戰艦或各類武器!”
“因此,孤王令你繼續擴大南京造船廠的產能,保證明年能夠建造出八艘二級戰列艦,十二艘三級戰列艦!”
“同時,要建造傳遞信息的郵船十艘、艦隊保障糧船十艘,另造小型馬船一百艘用作縱火、貼身近戰。”
“愛卿你先大概盤算一下,南京造船廠明年能否完成此任務,以及共計需要耗費多少銀兩。”
宋應星聽得朱慈炯的旨意,先是大喜過望,緊接著就陷入了苦思,這個任務明顯超出了當前造船廠的能力。
不過他是典型的理工男,越是遇到艱巨任務就愈發興奮,一定會想儘辦法完成任務!
無論如何,總不能回過頭來告訴皇太子:微臣無法完成這個任務,還請皇太子指教如何完成?
因此他開動腦筋瘋狂思考,又回想起自己考察蕪湖、安慶等地的見聞,一個大膽的方案逐漸成型。
宋應星反複思考和權衡後,心中判定這個方案應是當前最合理的方案,這才開口稟告:
“回稟殿下,在二十艘二級和三級戰列艦建造方麵,問題不大,不過需要在南京造船廠新建四個作塘,新招募造船工匠八百人!”
“臣略微估算了一下,此項費用需要白銀兩百九十五萬兩!”
“至於十艘郵船、十艘糧船和小型馬船一百艘,微臣建議將之交由南京、蕪湖、安慶的民間造船廠建造,必定能夠完成。”
“這些船型需要的費用,大概需要白銀三十八萬兩!微臣估摸著,因為此次訂單數量較大,還是可以壓一壓價格的。”
朱慈炯聞言不禁大喜,他從來沒想到過,大明民間的造船能力竟也如此不俗,剛好能夠幫助朝廷完成造艦計劃。
他在心中也細細權衡了一番利弊,他覺得宋應星的方案完全可行,於是同意了這個方案,不過他多交代了幾句:
“宋愛卿,此方案甚好,就如此去實行吧!不過呢,不要去壓低價格,就按照正常的造船價格外包出去!如此,也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讓百姓的生活富足一些。”
“第二點,將來還會出現一些非主力戰艦的外包,都可以放在南京上遊的造船廠建造,但暫時絕對不允許外包給浙江沿海的造船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