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幾日的光景仿佛隻是一眨眼的功夫。
東灣村在這金秋時節,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秋收日子。全村上下,無論男女老少,都沉浸在一片興奮與喜悅之中。
雞場、豬場那邊,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員外,其餘的都加入到秋收的大軍中。磨坊加工廠更是暫時歇業,沒辦法,磨坊加工廠的員工大多是身強力壯的男同誌,他們可是秋收上的主力軍,缺了他們可不成。
龍麗帆依舊如去年一般,帶著幾位女知青在大隊部的灶房裡忙碌著,為社員們熬湯。其實,就是龍麗帆現在不提,大隊長他們也不敢讓她下地。
經曆了前陣子龍知青暈倒的風波,林國棟等人更是小心翼翼,從那以後,打死也不敢再讓她下地乾活了。
畢竟龍知青暈倒這事兒還曆曆在目,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後怕,真要是龍知青出點什麼意外情況,對他們村來說才是莫大的損失。
隨著村頭銅鑼的一聲清脆敲響,秋收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而馬書記也在東灣村秋收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趕到了現場蹲點。他對於東灣村這片玉米地可是寄予了厚望,那小小的玉米杆上卻掛著偌大的玉米棒子,每次來看都讓他喜的不行。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親眼見證東灣村的豐收,以便儘快確定換糧的時間和數量,為接下來安排做好規劃。
抬眼望去,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東灣村的人們正用汗水和勤奮書寫著屬於他們的豐收篇章。
在這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中,齊時深與江塵無疑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他們不僅是運玉米的主力,更是以超乎常人的體力與毅力,展現出了非凡的擔當。
兩人背上各負兩袋沉甸甸的玉米,雙手還緊緊提著另外兩袋。要知道這玉米棒子雖然不是實心的,但每袋少說也有七八十斤的重量,加在一起近乎三百斤的負荷,卻絲毫未見他們步履蹣跚的模樣。
相反,他們步伐穩健,穿梭在田間小道,那份輕鬆自如,讓周圍的社員們既驚訝又佩服。
然而大家不知的是,這一切的源頭,竟源自於一碗普通的雞湯。
江塵,由於常年接受部隊錘煉的原因,起初覺得自己僅背一袋玉米似乎與村民們無異,略顯不妥,於是主動加碼,手提一袋,以顯軍人的擔當與風采。
龍麗帆見狀,心生感激,畢竟江塵與其他人不同,他這算是來義務幫忙的。於是龍麗帆在分雞湯的時候,特地在為江塵準備的雞湯中多添了幾塊雞肉,以示感謝。
然而,這一幕,不巧被齊時深撞見。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江塵由於江知青的緣故也能經常接觸到龍知青。
江塵飯食都是同江念安她們一起,他有時候也會上山打點獵物,所以胡麗麗她們對於江塵的加入並不排斥。
齊時深心中自江塵來到東灣村便隱隱有了一股危機感,此刻更是激發了他的鬥誌。他也不甘落後,索性直接手提兩袋,與江塵暗暗較勁。
漸漸地,這股無聲的較量竟逐漸演變成了兩人間的一種默契與挑戰,最終形成了如今各自肩扛手提四袋玉米的壯觀景象。
“林大隊長,你們東灣村真是藏龍臥虎啊!有龍知青這樣聰慧過人的知青帶領,又有這樣踏實肯乾、勤勞樸實的社員,真是讓人羨慕不已。我看,你們村富裕起來是指日可待了!”
馬建設的目光在人群中流轉,最終定格在了齊時深與江塵二人身上,轉頭對林國棟大隊長讚不絕口,眼中滿是豔羨之色。
林國棟聞言,乾笑了兩聲,心中卻暗自警醒。馬書記這番話,看似是誇讚,實則恐怕是為了在接下來的商談具體數量上爭取更多。
好歹自己也跟著龍知青學了那麼久,他也逐漸學會了在彆人的甜言蜜語中保持警惕。
他瞥了一眼正賣力乾活的齊時深和江塵,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他覺得,齊時深如此賣力,或許是為了在馬書記麵前博個好印象,畢竟他家成分擺在那裡。
可江塵呢?他明明是部隊出身,身體素質雖好,但也用不著這麼拚命吧?這樣高強度的勞作,很容易傷身體的。
想到這裡,林國棟不禁開口解釋道:“馬書記,您可能誤會了。這位可不是我們村的社員,他是江知青的哥哥,名叫江塵,是部隊上的。”
“他這次來,主要是為了看望妹妹。這不,正好趕上我們村秋收,所以就來幫忙,出一把子力。這份心意,我們村也是不勝感激啊!”
“部隊上的人。”
馬建設書記聞言,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怪不得能夠做到肩扛手提四袋子玉米而且還能平穩行走,看向江塵的目光中多了幾分讚許。
東灣村的秋收再次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僅僅用了兩天半的時間。
然而,村民們並未因此鬆懈,因為接下來的工作同樣繁重。馬書記的催促讓大夥兒不敢有絲毫怠慢,玉米一被拉回村裡,便立即投入了緊張的脫粒工作中。
脫粒機轟鳴著,一粒粒金黃的玉米如同金色的雨滴,落入了等待它們的容器。隨後,是晾曬和統計的環節。
當林國棟幾人看著手中統計出來的數據,臉上綻放出了如同菊花般燦爛的笑容。今年的玉米產量比去年竟然多了近萬斤,相當於每畝地的產量都增加了十多斤。
這一切的奇跡,都源於有充足的發酵肥。要知道,今年可是個大旱之年,若非如此,他們甚至敢想象,這數據或許還會更加驚人。
喜悅過後,幾人的心中又湧起了一絲感慨。
其中,苗大山更是深有感觸,他回想起自己之前固執的認為農民就應該守好地裡,為了提升產量,那地裡的草是拔了又拔,可結果還是不儘人意。
後來,若不是龍知青的堅持,這發酵肥和村裡的養殖廠恐怕都難以成為現實。現在的他認為,將支書的位置給讓出去,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一次決定。
至於他們需要將多餘的糧食援助給其他村子,但那些村子也為他們提供了牲畜的口糧。這樣一來,東灣村並不是算吃虧。
另外,除了這些糧食,大隊的賬上也記錄著雞場、豬場以及磨坊加工廠的收益。一想到有那麼多錢躺在賬上,心裡說不出的激動。
今年的東灣村,將真正的過一個富足而喜慶的肥年。
喜歡穿越年代:卷!從小山村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年代:卷!從小山村開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