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案密檔:古樓遺咒
歡迎來到《詭案密檔》,我是調查員林深。
本章內容根據網友“無疆之休”的匿名投稿整理,結合多地民間傳聞及曆史檔案重構。文中地點、人物均作模糊處理,若與現實雷同,純屬巧合。
一、匿名郵件:雨夜的邀請
2023年7月13日,我收到一封標題為“救救我們”的郵件。發件人自稱是某古鎮的居民,附件中附著一張黑白照片:一棟三層明清式古樓矗立在雨幕中,簷角懸掛的銅鈴模糊不清,二樓窗口隱約可見一道人影。郵件正文隻有一句話:“農曆七月十五,子時,青梧鎮17號,真相在等你。”
作為民俗恐怖專欄的作者,這類投稿並不罕見,但這張照片的細節讓我脊背發涼——古樓的門檻上有一串暗紅色痕跡,像極了乾涸的血跡;而窗口的人影沒有五官,僅是一團扭曲的輪廓。我嘗試回複郵件,卻發現發件地址是一串亂碼。
二、青梧鎮:被遺忘的詛咒
三日後,我驅車前往位於皖南山區的青梧鎮。導航顯示此地早在2010年因泥石流被劃為“無人區”,但鎮口殘破的石碑上,“青梧”二字仍清晰可辨。穿過坍塌的牌坊,一股黴味撲麵而來。雜草叢生的石板路上散落著褪色的紙錢,風一吹便如灰蝶般盤旋。
古樓位於鎮西,門牌號早已鏽蝕,但門楣上殘存的雕花與照片中一致。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一股陰冷氣息從腳底竄上後頸。大廳中央擺著一口褪色的紅木棺材,棺蓋上積滿灰塵,卻無任何蟲蟻靠近。左側樓梯通向二樓,每一級台階都刻著奇怪的符號:半圓套著三角,像一隻睜開的眼睛。
三、子夜詭談:循環的死亡
當晚11點50分,我打開手電筒登上二樓。走廊儘頭的房間門虛掩著,窗邊立著一架老式留聲機,黑膠唱片緩緩轉動,播放的卻是當代流行歌曲。突然,唱片跳針,刺耳的噪音中夾雜著女人的啜泣:“第三個……第四個……”
手電筒光束掃過牆麵,我渾身僵住——原本空白的牆壁浮現出五幅炭筆素描,每幅畫都描繪著同一場景:一個人跪在棺材前,胸口插著匕首。第五幅畫的空白處寫著:“輪到你了。”
四、銅鈴謎題:詛咒的源頭
淩晨1點,銅鈴聲突兀響起。我循聲爬上閣樓,發現梁上懸掛著七隻銅鈴,鈴身刻滿與台階相同的符號。鈴鐺排列成北鬥七星狀,但“天權”位缺失。閣樓角落的木箱裡堆滿泛黃的家書,最早一封寫於光緒二十三年:
“先祖為避戰禍,以巫術封鎮,然陣法需七人獻祭,銅鈴為引。若鈴缺其一,怨氣反噬,代代不絕……”
信末附著一張手繪星圖,天權星的位置被朱砂圈出。我猛然想起,樓下棺材的底座鑲嵌著一枚銅鈴——正是缺失的“天權”。
五、血色黎明:幸存者的獨白
取出銅鈴的瞬間,整棟樓劇烈震顫。棺材蓋轟然掀開,一具穿著現代衝鋒衣的乾屍彈坐而起——正是三年前失蹤的探險博主“山鬼”。他手中攥著一本日記,最後一頁用血寫著:“第五個祭品不是我,是後來者。”
窗外傳來密集的腳步聲,透過縫隙,我看到數十道黑影正朝古樓逼近。它們沒有五官,身形如煙霧般飄忽。我將銅鈴按回星圖,鈴聲驟停,黑影在晨光中消散。
逃離前,我拍下所有證據,卻發現相機裡的照片全部變成雪花噪點。
六、未解之謎:閉環的獻祭
回城後,我查證到青梧鎮在清末確有“七鈴鎮煞”的記載,但獻祭者名單早已湮滅。更詭異的是,“夜行者”的ip地址追蹤至一座廢棄精神病院,而院方記錄顯示,該患者已於2008年吞鈴自儘。
至今,我仍會在午夜聽到銅鈴輕響。或許當第七隻鈴鐺被摘下時,這場橫跨百年的詛咒,才真正開始。
喜歡詭案密檔請大家收藏:詭案密檔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