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帝,關心農事,為了風調雨順、百姓安康,祈求神靈護佑,齋戒祈雨,做這樣的事也算是好事一樁。
雖在我看來,啥用也沒有,天上有沒有神仙我不好說,但你求求他,他就給你下雨了?那大家啥事也彆乾了,光在寺裡燒香拜佛得了。
你說你這麼大歲數了,也不怕舟車勞頓、路上有個閃失,你完全可以在皇城齋戒啊,非得為了彰顯心誠,來這麼遠的靈山寺請願嗎?
這些日子,二栓去鎮上送豆腐回來後,傳回來的都是皇帝這趟出行的消息。
二栓說:“聽說皇帝陛下已經從京城出發了。”我疑惑道:“怎麼這麼早就出發了?不是下個月才開始祈雨嗎?”老四媳婦說:“那皇上不得走走停停,走哪吃哪嗎?肯定會很慢啊。”
我心道,那叫體察民情好嗎?還走哪吃哪,你以為都跟你一樣那。身為一個皇帝,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沒見過,還貪那一口吃食嗎?
我問道:“知道皇上帶誰出來的嗎?有妃子、公主什麼的嗎?”
二栓答道:“女眷不知道帶了誰?沒聽說。但聽說皇帝這次帶了四皇子出來,這四皇子可是咱大禹王朝的戰神。大家都說皇上有戰神護送,一路上肯定是高枕無憂了。”
我主要是好奇這個什麼大禹王朝的皇帝有幾個孩子?難道真像電視上演的有幾十個?難道這時代的皇帝也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他忙的過來嗎?
二栓說:“我也不知道。我隻聽說過四皇子。他可是戰神,將北方的韃子打得節節後退。鎮上說書的經常講他大殺四方的故事。”
老四媳婦說:“對,對,我也聽過,還說這四皇子不但武藝高強,長得還很英武不凡呢,要是見見就好了,我能吹噓一輩子。唉,我見過最大的官就是咱蔡縣令了,還沒有見過皇上和皇子長什麼樣呢?二嫂,等皇帝來到了咱鎮上,咱們去看看吧,長長見識。”那有什麼好看的,還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見了皇帝還得下跪,我才不想去呢。
二栓說:“皇上不來咱活水鎮,咱鎮上的碼頭太小,停不下那麼大的船。聽說官船停靠在清遠縣,從那兒轉道去靈山寺,聽說一路要經過的道路現在都在整修清掃呢。”老太太說:“不來咱這活水鎮啊,那還封堵咱渠乾啥?”就是,這還離著好遠呢,這蔡縣令真是拿著雞毛當令箭。
老四媳婦說:“也不知道現在皇上走到哪兒了?”老太太說:“人家走到哪兒關你什麼事?你還真想去看看他啊?小心他把你腦袋給哢嚓了。真是閒得,還不趕緊把小寶身上的衣服換下來洗洗,看看,玩得跟個泥猴子似的。”
我也不關心皇帝老兒走到哪兒了,我那辣椒苗開始長花苞了,還得抓緊時間打頂摘心呢。為避免讓它瘋長,多分枝,將頂端的新芽掐去,這還是以前種盆栽西紅柿的時候學會的。我曾在網上買過一盆小西紅柿苗,想著種起來好看,還能吃。誰知買回來養了幾個月,光長高,結的一點也不多,真是賣家秀羨慕死人,買家秀氣死人啊。那賣家說,一定要看說明,按照視頻講解及時打頂拿杈,我哪懂這些,最後也沒養成人家那個樣子。
辣椒雖然我沒種過,但道理應該是一樣的,沒有師傅教,隻能摸著石頭過河了。
老爺子看見我將好好地辣椒苗頂心給掐去了,就說:“你掐了它乾嘛,它還怎麼長?”我說道:“就是不讓它瘋長了才掐的,省得它結不了多少花。”
老爺子雖半信半疑,但還是過來幫我的忙,可省了我不少事,要不這半畝辣椒地得累死我。
我問老爺子:“爹,水塘裡的水還夠用不?”
老爺子說:“還行,雖然得一桶桶澆,但咱離得近。就是不知道能撐多久,也不知道這渠裡的水,啥時候才能再給通上。對了,你跟你娘家說一聲,明天我讓老大去養殖場拉些漚好的肥料。”我說道:“自家人,不用說。爹,你什麼時候想要,就派人隨時去拉。”老爺子說了聲好,又繼續埋頭乾活了。
除了第一批大剛娘給孵出來的35隻雞和從鎮上買來的20隻鴨子和鵝,後來又陸陸續續買了一些,終於將養雞場的家禽數量湊夠了100隻。對於這農村家家養個十來隻來說,這可算是大規模、大手筆了。
一放出來,烏央烏央的一大群,幸好院子夠大,這裡啄啄,那裡啄啄,到處撒歡。從小養的,也已經形成規律,一到喂食的時候,一敲盆子,呼啦呼啦就都回了雞舍裡。老太太有次看見了很驚奇:“瞧瞧,這雞鴨都有靈性了。”
現在這些雞鴨都已長大,在養一個多月就能下蛋了。不過回頭雞蛋多了也發愁,到時那麼多,吃不完可咋整?不行的話,就將它們做成鹹雞蛋,鹹鴨蛋吧,到時拉到鎮上去賣。
養這些雞鴨我本想著過年的時候,賣給如意酒樓做炒雞、做炸雞的。這一不小心,將收獲一大批雞蛋,想想也很開心,等下了蛋後,我一定讓孩子們一天吃一個。
這麼多家禽,一天得吃不少,幸好家裡每天做豆腐出了不少豆渣,摻和玉米麵煮熟,大哥每天又從山上砍些草,剁碎了喂它們,隻要不生病,還是比較好養活的。
雞舍的衛生必須隔幾天就得打掃一次,二哥還是很勤快的。自從打了井,拎水也方便,二哥時不時的就給它們衝衝地麵,換換柴草。
那些廢水糞便垃圾柴草,清理出來都堆到坑裡漚肥,村裡有誰需要了,給1文錢就能拉走一板車,老太太說:“你們這糞便還能賣錢呢?”1文錢雖不多,但架不住日積月累啊,誰家種地不往地裡拉個幾板車的。
喜歡穿越悲慘生活之得過且過請大家收藏:穿越悲慘生活之得過且過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