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月站在醫院擁擠的人群中焦急地左顧右盼,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剛才那人的身影。
“張醫生?”直到守在門外的一名醫護疑惑地看著她。
張懷月見到她,卻仿佛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把拉住她焦急地詢問,“剛剛從診室出來的那個男人他往哪裡去了?你有沒有看見?”
護士茫然地搖了搖頭,“沒有注意。”
看診病人實在太多,她忙著維持秩序,安排叫號,確實沒太留意離開的病人都去了哪裡。
張懷月難掩失望,立在原地隻覺心亂如麻。
但此時正是最忙碌的時刻,張懷月站在走廊裡發呆,周圍的病人便開始有些鼓噪,值班護士也很快發覺了不對,疑惑地問道:“張醫生?您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
張懷月深吸了口氣,勉強按捺住情緒搖了搖頭,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沉下心來處理完了手頭所有的病人,張懷月抬眼看了一下時間,牆角的座鐘顯示已是下午5點20分,距離剛剛那個男人約定的時間隻剩下不到兩個小時。
張懷月一邊脫下白大褂換上外套,一邊皺著眉思索。這人能夠如此精準地找上自己,還清楚地了解她和念辰的關係,顯然已經觀察了她很久。她不知道此人對於自己還了解多少,又是否對她的隱藏身份有所察覺。
但來來回回思索了一陣,張懷月也逐漸冷靜下來,對方既然選擇以這種掩人耳目的方式來見自己,那便基本可以排除此人是日偽特務的可能了,否則此時就會帶上氣勢洶洶的東瀛憲兵一起衝上門來。
隻是來人身份不明,她也不敢冒然聯係組織,害怕此時有人正暗中監視自己。
想到這裡,張懷月站起身,腳步匆匆地離開辦公室,朝著樓上的病房區而去。
————————
進了病房區,相較樓下的喧囂,此處便安靜了許多。
張懷月詢問過門口值班的護士,徑自上了三樓。一進走廊,張懷月便遠遠瞧見一個衣衫破舊但卻洗刷得十分乾淨的少年正推著一輛堆滿雜物的小推車穿行在走廊裡,一邊行進,一邊挨門挨戶的低聲吆喝。
“收痰盂,洗衣服,訂餐跑腿嘞~”
時不時便會有病人或是家屬攔下他,予他交代些活計。
在醫院裡,如這般打雜跑腿的護工大都是如此招攬生意,並顯得不稀奇,隻是護工的工作勞累辛苦,如少年這般在還未長成的年紀,就出來從事這樣重體力的辛勞工作卻也實屬少見。
張懷月沒有過去,站在樓梯間衝少年招了招手。
少年卻十分機警,立即便察覺了張懷月的招呼,十分自然地結束了和病人的交談,推著車子不快不慢地朝張懷月走了過來。
“張醫生,出什麼事了嗎?”
少年小跑幾步,躥入樓梯間。
張懷月點點頭,快速地從白大褂的內袋裡掏出一張早已折好的信紙塞進少年手裡,“毛豆,麻煩你把這個投進信箱裡,要快!”
毛豆二話沒說,立刻將信紙揣進懷中,然後轉頭若無其事地推著小推車進了樓道儘頭的雜物間,之後便匆匆奔出了這所臨時醫院。
————————
位於英租界的知音街上依舊人來人往,有了‘維持會’努力操持,雖說外頭斷水斷電,糧價飛漲,但似乎並沒有對此地的民生造成太大的影響。依舊有富人每日過著醉生夢死,燈紅酒綠的生活。
張懷月攏了攏身上大衣,看了一眼川流不息的康東戲院大門,她彎下腰去假裝擦拭鞋麵沾著的泥點,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下四周。
街道上車水馬龍,來往行人不少,但她看不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隻是莫名覺得四麵八方都是窺視的眼睛,她知道這是緊張導致,於是站起身鎮定了一下心神,抬腳邁步朝著戲院而去。
康東大戲院是江城的老牌戲院,在清末年間便已是赫赫有名,由江城本地著名富商康德業出資建造。甫一落成後,康德業便廣邀南北兩地名伶登台獻藝,每場演出都是場場爆棚,留下了一段段令戲迷們津津樂道的佳話,因而康東大戲院便被江城本地的戲迷們奉為聖地。
張懷月走進戲園的中堂,此時的正場戲還沒開鑼,墊場演員正在台上賣力地表演哄抬著聲勢,台下的人也都紛紛高聲叫好,掌聲雷動,整個戲園子人聲鼎沸,熱火朝天,並無什麼人留意門口來往的動靜。
看戲的人與台上表演的人仿佛自成了一個世界,將自身與外界徹底地區隔了開去。
張懷月沒有摘下頭巾圍脖,微低著頭順著分靠中堂兩側的烏木樓梯上到二層。
戲院二層是用來招待貴賓的雅間,這裡比樓下要清靜許多,地上鋪著長絨地毯,每間單獨的雅閣都緊閉著門,似是都已被包下。
站在樓梯口的夥計看見張懷月,連忙過來招呼。
“小姐,您一位嗎?”
“我來找人。”
張懷月禮貌地點點頭,繞過他繼續朝裡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