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斯朝著嬴佑頷首以示認可,轉而一笑,“那我們開始吧。”
“請。”嬴佑將李斯請進了屋子,二人落座,李斯雖是來教嬴佑讀書的,但是他卻並沒有帶一卷書來。
在他看來,書上的道理不在書裡,在人心裡,他李斯便是眼下這房間內最好的一卷書。
“我是大秦的丞相,每日要處理的公事很多。”落座之後,李斯朝著嬴佑輕聲說著,語氣一頓,“故而每三日我隻給你講一個時辰的課,也不會給你布置什麼功課,具體有多少所得,在你不在我。”
“學生明白。”嬴佑衝著李斯輕輕點頭,做弟子狀,眼下李斯不是他的外公,他也不是李斯的外孫,二人之間的關係,乃是先生跟學生。
“你父親公子扶蘇喜歡儒家典籍,說起儒家典籍,昔日的那位大儒孟子曾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此二人都在我秦國做過臣子,你若是知道的話,說說你的看法。”
聽著李斯的話,嬴佑沉思片刻,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我以為,公孫衍、張儀,誠然是大丈夫。”
“哦?孟子被尊為亞聖,他的看法你都敢質疑?”李斯微微一笑,期待地看著嬴佑,“理由呢?”
“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此話誠然不錯。”嬴佑如此說著,語氣一頓,“可公孫衍和張儀就也未必不是大丈夫。”
“昔年公孫衍為我秦國河西一戰斬首魏軍八萬,使昔日的霸主魏國再無崛起之日,離開秦國之後也是合縱列國攻秦,雖然最後敗了,然其才難掩,其誌可敬。”說完了公孫衍,嬴佑又說張儀,“至於那位張儀,則是在公孫衍走後為我秦國獻策連橫,公孫衍合縱不成,張儀可謂居功至偉。”
“且此人昔日曾孤身入楚國廟堂,以一張利嘴和六裡土地騙的楚王退兵,以解我秦國燃眉之急,可謂大風流,雖被人罵是無恥之徒,可當時天下乃大爭之世,強則強矣,弱則亡矣,何須在乎手段如何?”
“此二人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人可定一國之興衰,一言可決萬人之生死,如何算不得大丈夫呢?”
“孟子能被儒家尊為亞聖,學問自然極大。”嬴佑如此說著,可隨即話鋒一轉,“然而即便是聖人的道理,有時候也未必全對,儘信書則不如無書。”
啪,啪,啪。
李斯聽完嬴佑的話,不禁為這個少年鼓掌,真是好一番論斷!
本來李斯還在擔心嬴佑不會不知道秦國的這些昔日功臣吧,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嬴佑不光知道,而且還很清楚他們為秦國做了什麼,這很好。
而他之所以拿孟子的話來問,便是因為李斯想要看看嬴佑這個少年是否有質疑先賢的勇氣,若是嬴佑因為孟子是聖人就一味認同他的看法,李斯無疑會很失望。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出乎了李斯的意料,嬴佑不光敢去質疑孟子的話,而且還是質疑的有理有據,條理很清楚,實在難得。
尤其是在嬴佑這個年紀,且不說他這一番話是否全對,光是敢於說出來,就已然是很了不起了。
最後的那一句儘信書則不如無書,頗為讓李斯滿意。
此等年紀就有這般見識,此子未來成就定然不會低了。
似嬴佑這般尊貴的身份,就當如此,先賢如何,聖人又如何?!
若是論起功績,如今的秦國書同文,車同軌,一統度量衡,可謂是真真正正的令天下凝一,又有誰能與嬴佑那位功蓋三皇,德超五帝的皇祖相比呢?
嬴佑身為嬴政的長孫,從出生起便是站在了嬴政這位巨人的肩膀上,這才是他應該有的氣魄!
“好少年,若是有酒的話,當為你這番話飲一樽。”李斯讚了一聲,一副滿意的樣子,“你很不錯,當得起我李斯的學生。”
若是嬴佑沒什麼本事的話,李斯是不會說出這番話的,如今既然說了,便是真的為嬴佑這個學生驕傲。
說來也是,嬴政看上的孫子,怎麼會是無才之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