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嬴佑並沒有故作謙卑之態,他認為自己說的沒錯。
見嬴佑這幅樣子李斯更喜歡了,少年就該有如此意氣,說了就說了,事後做出一副謙卑之態,那不是少年應該做的事情,起碼不是嬴佑這個長孫應該做的事情。
“昔日莊子有言,天下劍有三把,庶人劍,諸侯劍,天子劍。”李斯昔日曾為稷下學宮荀子之徒,學問自然極大,說完了孟子又說莊子,“莊子有三劍,而我李斯有三術,庶人之術,諸侯之術,帝王之術。”
“小子,今日我便教你帝王術!”
“學生受教。”嬴佑並未起身,但雙手作揖,以示尊重。
“哈哈哈,好一個少年郎啊!”李斯笑著起身,整個人說不儘的肆意風流,“所謂帝王術,治國之道也。”
“今我秦國之疆域北抵陰山,東臨東海,西至隴西,南達南海,此等疆域,殷商不曾有過,周室亦不曾有過,唯我大秦有之!”
“治此國者,皇帝也,而皇帝需要做什麼呢?什麼都要做,也什麼都不用做!”
“治國之道,首在用人!”李斯的眼神一亮,開始給嬴佑舉例,“孝公用商鞅,惠文王用公孫衍,張儀,昭襄王用範雎,今日之陛下用我李斯,我大秦曆代雄主身邊全都不乏能臣!”
“對於人才,君王要會去發現他們,要把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去,合適時便用,不合適時便黜,然後換個合適的人上去。”
“治國用人,首重其才!其次才是對於君王的忠心,若是一人無才,就是對君王再忠心也不過是養在身邊的一條忠犬罷了,當不起治國重任。”
“而君王拿什麼來保證臣子的忠心,或是來約束臣子的行為呢?首先是禮,也就是現在那群儒生竭力想要恢複的東西,周室便是重此法,然而最後之結果便是各國諸侯紛紛無視了這禮法,搞出一個禮崩樂壞的五百年亂世!”
“所以光靠儒家之禮就想讓人畏懼臣服,顯然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就要用到法家之法!”李斯在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更多了,他便是法家學說的推崇者,如今的秦國丞相,這無疑是他最驕傲的事情。
“用律法來約束臣子的行動,用律法來讓臣子對皇帝心生敬畏,若是臣子犯錯,按照律法處置,我大秦如今便是重此法。”
“禮和法,用來治國缺一不可,隻是儒家的那一套禮法不能為主,否則便是要成了周朝那般下場。”
“且有威望的君王可以同臣子交心,就像那日陛下與我一起分肉一般,此舉可以拉近與臣子的關係,但容易滋生臣子的傲慢之心,輕易不可為。”
“不過如今之陛下何等風姿,可謂古往今來第一人,他這麼做自是無所謂。”李斯微微一笑,然後不禁想到了淳於越當日的話,冷笑兩聲,“可笑那淳於越竟是拿儒家禮法約束陛下,可笑至極。”
“當日你打了他,雖然不是一個帝王應該做的,但很解氣。”李斯衝著嬴佑一笑,然後繼續道,“那帝王應該怎麼做呢?便是把那淳於越拖下去,按律法處置,如果律法有缺,便是補一條上去...”
“比如,冒犯天威,按律當斬!”
“為帝王者,理當如此,可一言定人生死,可一言令天下傾覆!”
嬴佑聽完這句話之後便是暗自替淳於越慶幸起來,若是當日自己沒揍這家夥一頓,他可能真就被砍了。
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李斯看時候到了,便朝著嬴佑一笑,“今日的課講完了,你自己想一下,三日後我再來,到時若有疑問,再來問我。”
嬴佑在送彆了李斯之後,心中早已被那李斯口中的帝王之術掀起驚濤駭浪,對於那帝王之位,心向往之。
走出屋外,嬴佑看著天空,喃喃道:
“世上有哪個不想做皇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