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之後。
京師各個衙門的官員們都並未清閒下來。
因為在冬月十九日還有一件大事,李太後的聖誕(生日)到了。
當下的慈聖皇太後,雖才不過三十歲。
然因垂簾聽政,權勢甚高,完全可決定大多數官員的仕途前程。
故而——
她的聖誕日,群臣都會呈遞賀詞,且都是絞儘腦汁、傾儘全力寫得與眾不同,出類拔萃。
沈念花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寫完了,僅用了他正常水準的三成功力。
近日,他必須保持低調。
若寫個賀詞再“遙遙領先”,那將打碎無數青年官員的首輔夢,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仕途晉升的攔路虎。
堆高於岸,風必摧之。
尤其是官場。
沈念還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
冬月十九日。
慈聖皇太後令旦,小萬曆禦皇極門,百官致辭稱賀。
當日。
小萬曆代表李太後賞賜了三位閣老,輔臣張居正正膳九品、酒四瓶,呂調陽、張四維各膳七品,酒兩瓶。
另外,還賞賜了禮部尚書馬自強各膳七品、酒兩瓶;翰林檢討沈念酒兩瓶。
沈念不知為何得賞。
來賞的宦官稱沈念所撰賀詞甚好,故而賞賜。
一旁。
王祖嫡、趙用賢、劉克正、劉楚先聽到此話,下巴都快驚掉了。
他們皆看過沈念的賀詞。
不能說很差勁。
但若放在一眾奏疏裡,那絕對是最沒亮點的一個。
沈念被賞,無它,全因是沈念所寫。
這就是讓皇家欠人情的好處,皇帝想著法兒打賞。
沈念也很無奈。
想著要低調,但還是在一眾六七品官員中,如鶴立雞群。
李太後,泥瓦匠家庭出身,不懂大禮大節,但對這種人情往來的小禮儀卻甚是重視。
她的原則是你對我好,對我兒子好,我便對你好!
張居正就因這樣做,才牢牢地坐上了帝王之師、柄國首輔的位置。
……
入夜,京師西北方向。
一座占地方圓近十裡的私家園林大門前。
張燈結彩,車馬盈門。
來客不是富商大賈、文人名士,便是一位位美豔動人的名妓舞女。
一箱箱貴重珍稀的禮物直接從正門搬入,一群群身材魁梧的男仆、漂亮年輕的丫鬟在門口迎客。
園林之內。
有亭台樓閣、山山水水、禽魚花木、層層彆院。
內裡之裝飾,更是令人咋舌,奢華程度,甚至高於皇宮。
此處名為清華園(非當下清華園)。
乃是李太後親父、小萬曆外祖父、武清伯李偉的住處。
若是沈念站在這裡,一定會有所感歎。
因為後來清代的第一座皇家園林暢春園便是在此舊址上建造,緊挨著的便是圓明園。
……
而此刻。
六十五歲的武清伯李偉坐在前廳。
正滿麵紅光地翻閱著管家呈遞上來的禮單。
武清伯李偉乃泥瓦匠出身,且當年是將李太後賣到裕王府當了侍女,李太後一躍成為貴妃後,李偉便成了貴戚。
這個老頭,可能是以前窮怕了。
得勢之後,貪婪無度,視錢如命,尤愛享受。
凡是當下流行的時髦之事,他幾乎都要嘗試一番,可謂是人老心不老。
因是山西人。
他與刑部尚書王崇古、內閣閣臣張四維二人走得甚近。
他曾經還妄圖整掉張居正,然卻被李太後阻止。
因貪婪,李偉犯過多次大錯,但因其為小萬曆的外祖父,也隻是被李太後訓斥了幾句。
就連張居正為了維護與李太後之間的關係,都不願得罪李偉。
比如去年。
王崇古拿出三千金賄賂李偉,想讓其在太後麵前說說話,為自己謀取一個要職。
張居正得知後,便將此事透露給了言官,但隻稱王崇古行賄,而未言受惠者是誰,給足了武清伯體麵。
張居正、李太後、馮保這個鐵三角之所以穩固。
乃是因建立在互相利用、互相容忍的基礎上。
一旦一角傾塌,鐵三角便會徹底崩塌。
張居正為了新政,非常懂得忍讓,對李偉斂財,司禮監賣官鬻爵,視而不見。
當然,也或許是等著算總賬。
今夜。
武清伯李偉私下以為李太後賀壽為由,廣發請帖,設晚宴,大收禮金。
晚宴之上,奢靡場景更是辣眼睛,直到五更天才算結束。
……
翌日,近午時。
收受、檢查內外奏章和申訴文書的通政司突然變得熱鬨起來。
奏疏一摞一摞,全都來自在京的科道言官們,其中為首者,乃是左都禦史陳瓚。
而如此多的奏疏,隻彈劾一人。
眾官在奏疏中稱昨晚,武清伯以賀太後聖誕為由,設宴貪錢,收受禮金數萬兩白銀,昨晚府內,召揚州瘦馬近百,陪侍賓客,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等,百般淫巧,直到天明。
逾矩,受賄,宣淫,有辱皇家臉麵,懇請皇帝嚴懲!
眾科道言官們之所以知曉的如此清楚。
乃是因有數名參與其中的商人忍不住對外炫耀,而被言官們安排在民間的內應得知。
與此同時,民間的一些小報也開始刊載此事的細節。
京師內外,有甚多小報黑作坊。
這些人為了賺錢,莫說揭露武清伯李偉的臭聞,即使是大罵張居正誤國的文章都敢刊載。
言官們之所以如此大膽,成群結隊地彈劾李太後生父、小萬曆的姥爺。
乃是因這就是他們的職責。
前兩日,他們傾儘全力為李太後寫賀表,但不妨礙他們今日如打了雞血一般彈劾李太後的生父。
能做科道官的,基本上都有這種要名不要命的勁頭。
隻要是對的,那就必須拚了命的彈劾。
即使被一擼到底,日後憑借著直臣之名,也能官複原職,甚至迅速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