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向梁蕭行注目禮。
靖雲生看在眼裡,也不禁感慨。
這位武君的能力和智慧遠超他的預想,確實是江北的希望。
“蠻夷遠遁,此役大獲全勝!我軍的軍營將會向北推進三百裡,緊密聯係,三百裡不多不少,隻要布置足夠多的哨崗和斥候,敵軍新敗,也不敢貿然進攻。如此,可以為將來收複琅琊做好準備。”
眾將聽著梁蕭安排,紛紛點頭,心中卻有些苦澀。
這一次是防守反擊,得以收複失地,想要主動進攻收複琅琊談何容易呢……
不過梁蕭讓他們有了信心,至少如今敢想這種事了。
“我先前駐紮在蘭陵的那個軍營,將長期用於練兵,同時也可以迅速馳援沛郡和北疆,以防不測。今後北疆的將士分批前往這個軍營,接受訓練。”梁蕭又道。
眾將無不狂喜。
梁蕭治軍有方,北疆軍營早已人儘皆知。
如今沒有人不希望成為他手下的精銳,更何況秦牧也沒有反對此事,眾將也就不必擔心軍營內的派係之爭。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秦家是打算與梁蕭強強聯合,守衛江北,秦牧的外孫女還是梁蕭的未婚妻,此事早就傳開了。
等梁蕭安排妥當之後,秦牧才取出武帝的聖旨,許下承諾。
“先前陛下送來聖旨,北疆的軍費,包括繳獲,由老夫和梁蕭商量分配,隻要合情合理即可。老夫與梁蕭商議之後,有如下決定。”
“近期軍費充足,陣亡英烈和重傷將士的撫恤金定為一百兩銀子,子女可以前往沛郡免費入學讀書,亡父有官爵的,長大入伍之後可以繼承,子嗣和不改嫁遺孀每月可領的救濟金規格不變。”
“每殺敵或俘虜一人,賞銀五兩,其餘屬於集體作戰的俘獲和首級共有六萬人,共計三十萬兩銀子,按照戰前約定,出戰隊伍平分其中二十五萬兩銀子,所有的留守部隊平分其中五萬兩。殺敵立功者,七品官以下將士的升職由老夫負責審核。”
“此外,按照梁蕭的提議,由他負責在襄賁建設‘英靈殿’,在裡麵供奉北疆英烈的牌位,以示尊敬。家屬如果同意,北疆軍營也可以將英烈骨灰盒送入英靈殿。”
眾將聽完安排,心悅誠服,神情激動。
“此戰之後,江北從此萬眾一心!!”
這一刻,梁蕭在江北將士心中的威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連帶著秦家祖孫也更受人尊敬了。
一場戰役,前後連戰連捷,未嘗一敗,沒有什麼比這種事更有說服,更能凝聚人心了。
下午,全軍將士得知賞銀消息,更是人心振奮。
這麼算下來,即使是留守部隊,平均每人也都能得到至少二兩銀子的賞銀。
出戰部隊每人能得至少三兩銀子的賞銀,個人殺敵立功的賞銀更是五兩起步,不可謂不豐厚!
“車騎將軍高義!武君高義!”
在秦家的全力支持下,江北徐州正逐漸落入梁蕭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