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清前輩?麵前此人果真就是周無清?
儘管早早地做了心理準備,但當這個事實擺在麵前的時候,呂振海仍是忍不住瞳孔收縮。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眼前此人便創造了堪稱奇跡的戰績。而今歲月更迭,他的修為隻會高不會低。
當初屬下李玉蘭彙報時表現得極其激進,直接斷言此人一天內便能拆掉半個梁州市。相對而言呂振海在此事上屬於保守派,他感覺激進派或許還是太保守了。
和他這邊的頭腦風暴相比,在他旁邊的江睿風表現得更加激動,全身都有些微微的戰栗,連語調都有些變形了。
這不能怪他,換了九黎任何一人到場,表現都不會比他更好。
比起作為旁觀者的環衛局,九黎宗之中“周無清”這個名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毫不誇張地說,包括江睿風在內,所有的九黎後人幾乎都是聽著關於他的傳說長大。現今傳說竟活生生地立於麵前,怎能不激動?
“你便是如今九黎的小子?”周清抬起頭來,打量他一番,“叫江睿風是吧,多大了?”
“回前輩,四百有二十八。”
“四百多啊,那還小。”周清揮揮手,“這個年紀出去多曆練曆練,見見世麵。”
“是!謹聽前輩指教。”
旁邊環衛局一行人都聽懵了。四百多歲,年紀還小,這兩句話是怎麼組合在一起的?
“我也好些年沒回去過了。現在宗裡情況怎麼樣?”
“現在是燕過雲宗主在位,宗內共有弟子四千餘人,其中...”
原本他隻是想隨便招呼兩句,但江睿風激動之下把寒暄說成了報告,恨不得把整個宗門的情況一齊給他抖落出來,他便也就讓這小輩多說會了。
與他所在的時代相比,如今的九黎已不再是當初的仙盟,規模比之極盛時期也小了太多。
不過在他看來這並不算完全的壞事。
在當初平定桃花源統一中原後——也就是凡俗的隋朝時期——九黎宗麾下修士數量達到巔峰,由宗門改組為仙盟,更把持著龐大的隋王朝,可以說整個中原儘在掌握,一派鼎盛之態。
但很快新的麻煩便再度出現。
和當初的桃花源一樣,由於在戰爭時期並入門下的勢力過多,這固然使仙盟人數達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同時卻也帶來了全新的派係之分。
在桃花源尚在時,眾人一心對外,尚且相安無事,但當共同的敵人倒下後,壓在水下的矛盾立刻便顯了出來。
此前為抗桃花源,九黎開放宗庫,引來了諸多逐利的外門成員,有不少都憑著南北戰爭時的戰績在仙盟內取得了一定地位,而其逐利的訴求卻沒有變。
亂世時期,中原被切割成零碎的區塊,各個宗門依照勢力大小各占一方,享有當地的香火民和靈脈資源。而隨著隋王朝建立,中原歸於一統,這塊巨大的蛋糕要如何管理分配就成了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放在修行界同樣適用。凡人尚且需要用權謀手段拉幫結派武裝自身,而手握偉力的修士往往更加簡單直接。
在他記憶當中,那時仙盟內部劍拔弩張,小磨小擦不斷。直至楊堅駕崩,新任人皇楊廣即位後,小摩擦的火星終於是蹦到了火藥上。
那時候他對凡俗事務並不感冒,了解的也不算太詳細,隻記得楊廣自即位以來便不斷開鑿運河、興修廟堂與祭祀場,使仙盟收到的香火和寶材供奉比起南北朝時期翻了數番,也使大隋境內一片民不聊生。
關於人皇作為問題,仙盟內多有商議,以葉千笙為代表的諸多執事多次上書,請求仙盟下旨製止人皇行徑,恢複人間秩序;而同時另一部分人則對楊廣所為大加讚揚,還提出要進一步征伐高句麗,奪下其境內的洞天福地和香火民,以補償數百年來仙盟各門的戰爭損失。
以此為導火索,原本隻存在於暗處的摩擦走到了台麵上,各派人馬由文鬥變成武鬥,在激鬥中隋王朝被徹底撕裂,連帶著整個中原都處於再度分裂的邊緣。
當時他作為客卿,對這些明爭暗鬥沒有什麼立場也沒有什麼興趣,一開始並不想摻和其中。
直至某一日,幾個自稱芳華門的老家夥拿著份投名狀來到他的居所前,以外門長老的名義,義正言辭地對他過往的作為批判一番,然後當場宣布客卿周無清乃是大逆不道的異端,應當予以肅清。
隔岸的火莫名其妙就燒到了身上,他也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於是直接在投名狀上劃過兩筆,當場宣布芳華門全體乃是大逆不道的異端,應當予以肅清。
最後他打贏了,也由此卷入到了一堆湧動的暗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