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揚欲言又止,認真的想了想,隨後說:“不瞞太傅,我確實有些心涼,但不是因為您。我討厭勾心鬥角,總覺得能將公主平安送回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今早在江畔,讓我感覺如同被澆了一盆冷水。”
孫庭芳笑了笑:“老夫看出來了,所以老夫才那麼說。”
“此話怎講?”
孫庭芳端起茶杯:“秦丞相,你若在軍中,定然會深陷漩渦。到時候有數不清的麻煩找上你,老夫希望你能夠先多看多學,落個清淨,等成長之後再以身入局。”
秦揚點了點頭,但心中還是有些意難平。
孫庭芳見狀,壓低聲音:“馬上就要到楚國了,剛才何昊也介紹了楚國現在的情況。丞相有沒有興趣聽老夫講講?”
秦揚眼前一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自然是希望能夠對楚國情況了如指掌的。
畢竟從他出山以來,就直接奔赴了江北戰場,對於楚國國內的情況,秦揚是一概不知。
而且最奇怪的是,之前在山中學習的時候,師父也從來不給他講楚國的狀況。
能夠有現在這種好機會,好好了解一番,這種機會自然是不能錯過。
“承蒙太傅不嫌,願聞其詳。”
……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
秦揚從船艙裡出來,隻覺得外麵微微涼。仔細察覺,原來自己不知不覺竟然出了滿頭大汗。
聽完孫老頭的介紹,他徹底明白為什麼對方讓自己先看先學。心中也不由得慶幸,能夠遇到孫老頭這樣護著自己的老人。
毫不誇張的說,這次回處可不一般。前路並不是坦途一片,而是龍潭虎穴!
先不看彆的,隻說皇家。
楚皇有六個兒子,大皇子和四皇子同為一派,二皇子和五皇子為另一派,三皇子一心為國公事公辦,六皇子天天飲酒作詩完全不參與政務……
朝中大臣紛紛站隊,一半支持大皇子,另一半支持二皇子。
大皇子勇猛好鬥,為人莽撞,支持者大多為武將;二皇子性格沉穩,儒雅隨和,深受朝中文官支持。
大皇子本來是嫡長子,按理說二皇子沒有資格去爭。可惜大皇子的母親去世早,二皇子的母親就是現在的楚國皇後,其家族勢力龐大,乃楚國一附屬國皇室。
而大皇子的背景也不遑多讓。其母家族乃楚東富商,掌控了整個楚國的蠶桑,富可敵國。
一個是長子,一個是嫡子,楚皇態度又特彆曖昧,到底皇位會到誰的手裡?
而且楚國江湖人士頗多,門派幫會數不勝數。這些勢力盤根錯雜,其中不少背後都有官宦背景,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這些還都隻是聽孫老頭說,實際情況恐怕更加複雜難解。
秦揚最煩的就是內鬥,聽到這些事情之後,竟然萌生逃離楚國王城——襄寧的打算。
本來他心底有一絲委屈,畢竟自己少年得誌,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如果離開了軍營,就等於放棄了一切,難免心中失落。
不過孫老頭答應了自己,會給楚皇上一道秘折,把來龍去脈講給楚皇,將這次的功勞分給隨他出征的百名將士。
聽到孫老頭這樣安排,秦揚無比爽快的答應了。這樣的話他就沒有任何心結了,正好可以遠離那些鬥爭的漩渦。
他當然是希望能夠揚名立萬的,可如果能夠讓那些陣亡的兄弟們得到更好的安置,自己的名聲反而不重要了。大丈夫有舍有得,他相信自己以後有的是機會揚名天下。
按照孫老頭的安排,回到楚國之後,秦揚馬上就去軍營交割,變成徹底的自由身,也就是秦國的丞相——在楚國不再會有任何人可以製約他。
畢竟如果他在楚國的軍中掛了一個職位,勢必要被齊騰壓製。出頭的椽子先爛,他現在背負盛名,回到軍中難保不被人記恨。
取消掉軍職,未嘗不是一種以退為進。讓他完全的做一個“秦國的丞相”,這樣的話他到哪裡都是秦國的使者,任誰來了都得禮讓三分。整體來說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等上了岸之後,孫庭芳打算隨同公主儘快回襄寧。畢竟之前遇到了刺客,此刻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後手,會不會在楚國也做出不利之事——雖然可能性不大,因為到了楚國,公主身邊的護衛將多如牛毛。但是畢竟初來乍到,在外麵逗留也沒有什麼意義,還是早日回去為妙,免得夜長夢多。
出來之後,秦揚看到了等在外邊的謝婉兒。他心中突然一酸,仿佛回到了當初兩人相遇的場景。
那時在臨陽城的街上,兩人遙遙相望。那時秦揚也想不到,幾個月後,他們可以平平安安的回來。
謝婉兒原本神情漠然,看到秦揚之後,忽然笑了起來,神采奕奕。
“公子,你可算出來了。你餓不餓?我去給你找點吃的充饑——”
秦揚心中湧起一陣暖意。謝婉兒是他最信任的人,必須得護得周全,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
“婉兒,我正好找你。”
謝婉兒笑靨如花,聽到他這麼說顯得格外開心。
“公子找我何事?”